中国这招太厉害了! 要稀土就得提供产品设计图纸!德企先喊束手无策 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要求境外企业出口含中国稀土成分或技术的产品时,需提交详细技术资料并申请许可! 这新规可不是临时起意,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刚发的62号公告写得明明白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来的,管制的不光是稀土矿,连开采、冶炼、磁材制造的技术都算在内,设计图纸、工艺参数这些核心资料都得交上来审批 。德国车企这回是真慌了神,大众集团ID系列电动车的驱动电机,每台都得用500克稀土永磁材料,没这东西电机效率直接降30%,续航里程跟着缩水15%。 宝马慕尼黑工厂早就把稀土库存警戒线从90天压到45天,奔驰斯图加特研发中心试过用普通磁铁替代,结果电动车能耗飙升25%,这对主打绿色出行的德国车企来说等于自断生路。不只是整车厂,博世的ESP系统里,微型传感器的磁芯必须用镝和铽,缺了这两种重稀土,精度直接跌到行业标准的60%以下,根本没法用。 他们慌是因为真没替代办法。全球90%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都在中国,美国挖的稀土矿都得运到中国加工,德国自己的稀土储量才3万吨,还藏在褐煤里,开采成本是中国的5倍不止。最关键的是技术,中国的串级萃取法能把稀土纯度做到99.9999%,德国巴斯夫在实验室里最多也就99.9%,离工业应用差着十万八千里。 有人说中国这是“卡脖子”,这话太偏了。2023年中国出口稀土3.8万吨,占全球贸易量的65%,对德国的出口量比2020年还涨了18%。管制的只是可能用于军事的产品,比如制导武器用的钕铁硼磁体,这是防稀土被拿去造杀伤性武器,反而是维护安全的举措。反观德国,8月刚拿到中国特批的上千吨稀土,转头就暂停中资参与的汉堡港项目,政客们搞政治操作,买单的却是自家车企。 那些说中国稀土开采污染环境的,更是拿老黄历说事。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建了全球最大的稀土废水处理中心,回收率能到95%以上,处理完的水直接能浇地。江西赣州用了“原地浸矿”技术,地表植被破坏率从80%降到5%,还被联合国当成了范例。中国2021年的稀土环保标准,15项污染物限值比欧盟严30%,北方稀土一年的环保支出就有12.3亿元,是美国同类矿山的3倍。 德国企业的困境,本质是自己的战略矛盾。既想靠中国稀土保住高端制造的命,又要跟着别人搞“去风险化”,哪有这么好的事?现在法国、西班牙的企业已经在主动对接中国稀土企业,德国车企要是真断了供,只能接受38%的成本溢价,最后还是消费者掏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