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决定放弃在美国建造工厂,保命比赚钱重要,密歇根24亿美元打水漂! 近期,密歇根州表示:中国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决定放弃在当地投资24亿美元的电池工厂计划。 这项目当初可是奔着大干一场去的,2022年就定了调,要在密歇根州的大急流城建电池材料工厂,每年能生产 15 万吨正极材料、5 万吨负极材料,分四期建到 2031 年才算完。 国轩连地都买好了,联邦政府的审查也过了,本以为顺风顺水,没成想刚启动就撞上了硬茬。当地小镇先是答应接通供水,转头就反悔,逼得国轩只能起诉维权,虽说后来赢了官司,但这事已经透着不对劲。 更头疼的是当地居民的反对声,硬是把民营企业的投资扯成“中国官方背景”,拿工厂离国民警卫队基地 160 公里说事儿,扣上“国家安全”的帽子,这后续协调的精力成本早就超出预期了。 真正压垮项目的还是美国的政策大棒。2023年底美国出台的电动车补贴新规简直是精准针对,明确 2024 年起,想拿 7500 美元联邦税收抵免的电动车,电池组件不能有“敏感外国实体”的东西,到 2025 年连关键矿物都得卡这一条,明摆着就是冲中国企业来的。 国轩作为国内电池行业的主力,怎么可能绕开这些技术和供应链关联?这意味着工厂建起来也拿不到补贴,产品在当地根本没价格优势,等于从一开始就亏了一半。 雪上加霜的是 2024 年美国还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20% 关税,甚至放话要涨到 60%,沃尔玛都逼着中国供应商降价 10% 来抵消成本,国轩要是硬上,等于贴着钱干活。 而且这不是国轩一家的遭遇,整个行业都在踩坑。远景动力暂缓了南卡罗来纳州的电池厂,宁德时代和福特在密歇根的合作项目也悬着,还有三家外国电池企业干脆取消了美国工厂计划,五家推迟建设,加起来 19.2GWh 的产能泡汤了。 就连博世这样的老牌企业都撤了南卡罗来纳州 2 亿美元的氢燃料工厂,挪威 Freyr 电池公司也放弃了佐治亚州 25 亿美元的项目,2025 年初两个月美国清洁能源领域就有 13 个项目、超 50 亿美元投资告吹,这风气明眼人都能看明白是咋回事。 既然美国这条路走不通,国轩干脆转去其他地方布局。摩洛哥 13 亿美元的电池超级工厂已经敲定,越南的电芯工厂都投产了,德国、泰国的工厂也在正常运转,斯洛伐克的基地也在筹备。这些地方没有那么多政策限制,不用天天担心被贴“安全风险”的标签,投入产出比反而更稳。 毕竟24亿美元看着不少,但要是硬扛着在美国建厂,后续可能要填的坑更大,现在及时止损,顶多是前期投入打水漂,总比把整个企业拖进政策漩涡强。这哪是投资建厂,简直是拿着真金白银去闯雷区,换谁都得选保命这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