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有危险!”10月26日,甘肃,晚上十一点购买了做雾化的药品,因哄孩子睡觉,未接到骑手的多个电话,骑手担心其发生意外,折返回药店询问老板具体药品功效,确保了顾客安全才放心离开。顾客:“已留言解释,并且打赏了小费。”[得意] 深夜送药却联系不上顾客,这事搁哪个骑手身上都着急,甘肃骑手姚欣龙的做法却出人意料——他掉头回了药店。 事情发生在晚上十一点多,一位顾客给孩子买了雾化药,却在哄睡时把手机调了静音,姚欣龙连打几个电话都没人接,配送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骑手最担心订单超时,但姚欣龙对媒体说,他当时更怕顾客出事:“万一晕倒了,或者动不了呢?” 他折返药店,向老板仔细询问:这药治什么病?紧急吗?得知是普通雾化用药,并非抢救药品,他才松了口气继续配送,这一来一回,订单差点超时。 第二天顾客发现未接来电,才明白昨晚发生了什么,她赶紧解释原因,还通过平台打赏了五元,姚欣龙收到打赏很意外,觉得这只是分内之事,“很多骑手都会这么做,”他说,“我刚好被大家看见了。” 不少骑手都遇到过类似情况:联系不上顾客时,多等一会;看到老人独自在家,帮忙把垃圾带下楼,这些细微之处的体贴,早已融入他们的日常。 姚欣龙的故事展现了效率时代稀缺的温度,在算法与时限之间,他选择了多问一句、多跑一趟,这份超越考核指标的担当,让冷冰冰的订单变成了有温度的连接。 我们身边从不缺少这样的善意,或许是你点餐时骑手的一句“趁热吃”,或许是下雨天小哥把餐盒往怀里揣的小动作,这些瞬间看似微不足道,却让整个城市变得柔软。 看了这个甘肃外卖骑手的故事,心里真是暖暖的,新闻底下网友们的评论也特别热闹。 “这年头,这么有责任心的人不多了,五块钱打赏太少,平台应该重重奖励!” “骑手在担心超时被罚的情况下,还能先把顾客的安全放第一位,这种职业素养和人品真心值得点赞,应该@各大外卖平台的官方账号,呼吁给他们的小哥发奖金、评先进。” “太理解了!我也有过哄睡孩子没接到电话的时候,幸好遇到的外卖小哥也很有耐心,发个短信说明情况就在门口安静等着,真的特别感谢这些善良的人。” “其实我们群里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大家一般都会想办法确认一下,姚师傅做了我们很多人都会做的事,只是他更细心。” “平台系统是不是也该更人性化一点?像这种深夜送药的订单,能不能有个特殊的提醒机制或者延长一点送达时间,别让好心的骑手因为怕超时而为难。” “感动归感动,但骑手折返药店问药效,万一涉及隐私怎么办?药店老板会不会透露顾客信息?这个流程是不是完全合规?” 如果你是这个订单的顾客,除了打赏五块钱,你还会用什么方式来感谢这位骑手?或者,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了需要帮助的陌生人,你会主动跨出一步吗?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吧! 信源:九派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