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抢中国一个安世还不够?欧盟主席盯上了中国又一优势产业,宣称欧洲“重大商业

关羽深聊娱乐 2025-10-27 11:22:41

[太阳]抢中国一个安世还不够?欧盟主席盯上了中国又一优势产业,宣称欧洲“重大商业机遇”到来,而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不懈努力对抗首要竞争对手”,也就是中国。   当荷兰以治理缺陷为由接管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时,欧洲车企的焦虑一度浮出水面,这家手握全球40%汽车芯片份额的企业,支撑着欧洲汽车供应链的生命线,彼时欧洲车企的芯片库存仅够维持几周。   可这场风波尚未平息,欧盟主席的一番表态又引发热议,他将中国新能源产业称作欧洲重大商业机遇,却话锋一转,直言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不懈努力对抗首要竞争对手,而这个对手,正是中国。   一边依赖中国产业维系自身运转,一边又将对抗中国奉为发展捷径,欧盟的这番操作,着实让人看不懂,回溯安世半导体被接管的背后,更多细节逐渐清晰。   表面上是荷兰依据冷战时期老法案行事,可后续法院文件揭露,真正的推手是美国,美方施压要求更换中国管理层,否则就将安世半导体列入实体清单。   要知道,汽车产业是欧洲经济的支柱之一,德国、法国等国的车企每年都要从中国进口大量关键零部件,安世半导体的芯片更是不可或缺。   可欧盟宁愿冒着供应链断裂的风险,也要配合美国的施压,这般舍近求远,早已偏离了正常的商业逻辑,而如今,欧盟又将目光投向了中国新能源产业。   按理说,新能源赛道本是全球合作的蓝海,中国在稀土永磁、动力电池等领域的技术优势,能为欧洲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助力,就像大众汽车,每月都要从中国进口2000吨稀土永磁,这种材料是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核心,没了它,电机根本无法运转。   可欧盟主席却将这份合作潜力,扭曲成了对抗中国的理由,仿佛只要压制住中国企业,欧洲就能在新能源领域轻松崛起,这种把对抗当机遇的思维,本身就充满了矛盾。   更值得玩味的是,欧盟在针对中国产业时,总是言行不一,短短五天内,629家中国企业被纳入欧盟制裁清单,中国钢制履带鞋被征收反倾销税,直接导致德国挖掘机单台成本增加1.2万欧元,最终被迫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   就连中国自行车,也因欧盟扩大制裁范围,不得不将部分产能迁至泰国,可与此同时,欧洲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却有增无减,72%的箱包、超50%的乘用车来自中国,每分钟有超1000万元的中欧商品在跨境流动。   一边大搞贸易保护,一边又离不开中国供应链,欧盟的双标操作,早已让其战略自主的口号失去说服力,面对欧盟的打压,中国企业的应对却显得从容不迫。   中国车企在匈牙利、西班牙建厂,实现本土化生产,稳稳占据欧洲市场,自行车企业转战泰国,避开制裁影响,业务依旧红火,就连对法国白兰地的精准反制,都让12家欧洲酒企主动提交价格承诺,生怕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   这背后,是中国产业的韧性,也是全球供应链不可逆转的融合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靠打压和对抗根本无法实现发展,唯有合作才能共赢。   欧盟主席口中的商业机遇,本可以通过中欧合作轻松实现,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产能,都是欧洲发展的助力,可欧盟却偏偏选择将中国视为对手,用制裁和打压代替对话与合作。   这种做法,不仅会让欧洲错失发展机遇,还会破坏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毕竟,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没有谁能靠抢和对抗长久发展,唯有放下偏见,携手合作,才能真正抓住属于未来的机遇。

0 阅读:31
关羽深聊娱乐

关羽深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