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0日,吴石被押赴刑场的路上,悄悄对押解人员说:"我妻王碧奎身体不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0-27 14:51:35

1950年6月10日,吴石被押赴刑场的路上,悄悄对押解人员说:"我妻王碧奎身体不好,请善待她。" ​​这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却让在场者沉默——此刻即将赴死的,不是普通囚犯,而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手握全军核心情报的中将,代号“密使一号”。这位能让蒋介石亲自器重的将领,在生命最后一刻,最牵挂的还是病弱的妻子。 ​​很多人不知道,吴石的履历堪称“民国军官天花板”:武昌预备军官学校毕业,全校第一;保定军校深造,仍是第一;远赴日本陆军大学,照样以榜首成绩毕业。抗战时期,他主管对日情报工作,凭借精准的信息判断多次助力前线,连蒋介石都视他为“军事智囊”,亲手将他提拔至中将高位。 吴石在日本陆军大学的毕业论文,被校方评为“最优等”,还被收录进军校教材。当时日本军官提起这位中国学员,都得竖起大拇指,称赞其军事才华。 抗战爆发后,吴石任第四战区参谋处长,曾根据日军调动情报,提前预判日军进攻方向,让我方部队及时转移,减少了近三千人的伤亡。 1948年,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吴石看着百姓流离失所,内心满是煎熬。他对身边人说:“再这样打下去,国家就真完了。”也是这年,他秘密联系上我党地下组织。 当时蒋介石想让吴石去台湾主持防务,还特意给他晋升中将。吴石表面应承,实则把这当成传递情报的好机会,暗中收集台湾军事部署图。 1949年10月,吴石将标有台湾防御工事、兵力分布的绝密地图,通过地下交通员送出。这份情报,为后续了解台岛防务提供了关键依据。 他的妻子王碧奎一直不知道丈夫的秘密,只觉得丈夫那段时间总是深夜伏案,还时常对着地图叹气。直到吴石被捕,她才明白丈夫肩上的重担。 国民党特务审讯吴石时,用高官厚禄诱惑,用酷刑折磨,可他始终没吐露半个字。特务头子谷正文后来回忆:“吴石骨头硬得很,怎么审都不松口。” 临刑前,吴石给妻子写了最后一封信,信里没提自己的遭遇,只叮嘱她“好好保重身体,别为我难过”。字迹工整,却难掩笔锋间的不舍。 吴石牺牲后,王碧奎被国民党当局软禁多年,生活困苦。直到两岸关系缓和后,她才得以回到大陆,晚年常对着吴石的照片,一遍遍念着他的名字。 2013年,吴石的遗骸从台湾迁回大陆,安葬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下葬那天,不少老兵自发前来送行,有人哽咽着说:“吴将军,您终于回家了。” 很多人不解,吴石本可以拿着高官俸禄安度晚年,为何要选择这条充满危险的路。答案藏在他的日记里:“为了国家统一,为了百姓安宁,死又何惧。” 他的故事曾被尘封多年,直到近年才逐渐被人知晓。这位“密使一号”用生命诠释了信仰,也让我们看到,在动荡年代,总有人为了正义挺身而出。 如今再提起吴石,人们记得的不只是他的军事才华,更有他那份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这份赤诚,跨越时空,依旧闪耀着光芒。吴石烈士 吴石将军后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