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是在白宫东边新盖了个棺材嘛[擦汗]。 二哈拆家?本来挺对称的一个老建筑,这样一改,岂不是左右失衡,和图二这只螃蟹一模一样了[抓狂]。 他还说用的不是政府的钱,这意思是不是想退休后以私人投资为由,霸着不走? 又或者准备拿此地当罗利岛,乐不思蜀,安度余生,复现古罗马荒淫奢靡之遗风? 历史上这种打着“私人出资”旗号折腾公共地标的操作,简直是换汤不换药的老套路。远的不说,就说欧洲中世纪那些贵族,明明占着城邦里最核心的土地,翻修城堡、扩建庄园时喊着“自掏腰包不劳民伤财”,转头就把公共道路改道、把公共水源圈进自家领地,最后吃亏的还是普通百姓。更别说古罗马后期那些暴君,一边挪用国库装点私人别墅,一边对外宣称“私人捐赠改善城市风貌”,到最后宫殿修得金碧辉煌,城邦的防御工事却年久失修,外族入侵时连个像样的屏障都没有。 老建筑能成为地标,从来不是因为单个建筑多花哨,而是整体格局的协调、历史沉淀的厚重。就像咱们国内的故宫,三大殿的对称布局、红墙黄瓦的统一风格,少一块砖、多一处违建都显得突兀。那些敢随便改动的,要么是不懂历史的狂妄之徒,要么是别有用心的投机者。说不用政府的钱,可这建筑占的是核心地段,享的是公共配套,真要退休后据为己有,这不就是变相侵占公共资源吗? 再往深了想,这种操作背后藏着的权力惯性才真让人警惕。历史上多少统治者,在位时利用权力为自己铺路,退休了还想攥着特权不放。就像法国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把凡尔赛宫打造成自己的专属乐园,名义上是推动艺术发展,实则是把贵族都圈在身边便于控制,最后不仅掏空了国库,还让法国陷入了危机。现在这套“私人投资”的说辞,听起来冠冕堂皇,可本质上和当年那些帝王权贵的操作有啥区别?无非是换了个更隐蔽的说法。 老建筑是历史的见证,不是某个人的私人玩具。它的每一处改动,都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都该征求公众的意见。打着“私人出资”的幌子就随心所欲,既破坏了建筑的完整性,也挑战了公共利益的底线。这种行为要是没人管,以后是不是谁有钱都能随便折腾地标建筑?那历史的传承、城市的风貌,岂不成了笑话?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