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号称“全球最强海上战力”的美国海军,在新兴大国中国的面前,似乎越来越没有“取得完胜”的信心,以至于再也不对“海上游击战”这一偏门战法做什么遮遮掩掩了。据美媒报道,韩国现代重工与美国军用造船企业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达成了一份协议,二者将联合竞标美国海军的“新型后勤支援补给舰”的设计建造合同。 按照美国海军的构想,为了对抗中国日益增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美军将更多地依赖于各类中小吨位作战舰艇,如护卫舰和濒海战斗舰等搭载反舰导弹和陆攻巡航导弹的轻型舰艇。这些轻型舰艇将穿梭于西太平洋星罗棋布的岛礁之间,从多个方向对试图冲破“岛链”封锁的中国海军舰艇发动突袭。至于说同样对吨位和体量进行严格控制的“新型后勤支援补给舰”,则负责为上述轻型舰艇提供弹药、油料和零部件补给等支持。 说白了就是,玩了几十年之久的“超级航母”、两栖攻击舰、“宙斯盾”巡洋舰和驱逐舰等大型水面舰艇的美国海军,开始寻求一批排水量千吨出头的中小型舰艇,妄图以此在未来潜在的亚太海上冲突中,依托各个海上岛礁来对抗解放军海军。很显然,这就是典型的游击战式海上作战。然而请注意,在各类战略战术中,游击战的首要目标和所追求效果,从来就不是为了战胜对手,而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己方的损失和代价,这是整体战力居于弱势的一方才会优先选择的战法。 如果有人对此缺乏了解和认知,那不妨回想一下抗日战争期间的八路军。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的主要作战行动大都集中于敌后战场,而非正面战场,这就是受当时那一时期“敌强我弱”条件所限的结果。反过来说,如果己方拥有足够强大的整体战力,那没有哪个将领会选择游击战术,而是会集中己方优势兵力和火力,寻找敌方主力部队,并寻求与敌方展开具有战略决定性的大规模决战。 所以说,当美军开始冒出近乎“空、潜、快”的战术思维,并为此寻求各类轻型作战舰艇之时起,其恐怕就已经在潜意识中放弃了与解放军海军的“大规模海上战略决战”。原因很简单,在“大规模海上战略决战”方面,美国人恐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信心。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美在亚太方向的攻守地位发生了对调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军逐步丧失了信心呢?想必各位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