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终于宣布了。   当年震惊全球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案,终于要在明天的10

青橘小罐 2025-10-28 14:41:30

日本终于宣布了。   当年震惊全球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案,终于要在明天的10月28日开庭了。被告山上彻也估计明年1月就会有最终判决结果。这案子从2022年7月8日开始,一直拖了三年多,现在总算有了新动静。   这事儿当初震惊全球,谁都以为会速审速判,可没想到一等就是一千多天,别以为这是日本司法效率低,往深了看,这案子早不只是 “凶手杀首相” 那么简单。   先说说这三年到底耗在了哪儿,不是警方抓人慢,而是这案子的 “附加题” 太多,山上彻也当场就被按住了,动机说得也明白。   母亲给旧统一教会捐了大笔钱,家都散了,他迁怒于和教会有牵连的安倍,可就这看似 “简单” 的动机,却牵出了一堆麻烦。   日本司法得先搞清楚,他说的是实话吗?教会真的逼捐了?安倍和教会的关系到底有多深?光核实这些,警方就查了小半年。   更费时间的是精神鉴定,毕竟是杀前首相的大案,万一凶手有精神问题,判决的性质就变了,司法部门干脆把他关了六个月做鉴定,最后才敲定 “有刑事责任能力”,这才敢起诉。   更复杂的是案件里的 “敏感线”,碰哪根都可能炸,旧统一教会在日本经营几十年,和自民党不少政客都有说不清的联系,安倍家更是三代都和教会扯得上关系。   这案子一查,等于把 “政教勾连” 的老底翻了出来,司法机关得小心翼翼避开政治干扰,又得保证调查不打折扣。   光是庭审前的 “整理手续” 就开了六次会,一会儿要确认山上自制的枪算不算 “违法武器”,一会儿要争论 “宗教虐待” 能不能算减刑理由,连证人名单都磨了好久。   毕竟要传山上的母亲出庭,这人既是受害者家属,又是教会的狂热信徒,她的证词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舆论大战。   日本司法敢这么 “磨洋工”,也仗着自己的 “程序正义” 招牌,在日本,重大案件从来不是 “快判就是正义”,反而讲究 “每一步都经得起挑错”。   就像之前的森永毒奶粉案,从案发查到宣判用了八年,就是为了把证据链扣死,避免冤假错案。   这次安倍遇刺案更是 “超级案件”,前首相遇刺、宗教黑幕、社会情绪搅在一起,要是急着判了,不管是重判还是轻判,都会有人骂 “不公”。   奈良地方法院干脆放慢节奏,一边梳理证据,一边观察社会反应,毕竟案发后不少日本人同情山上的遭遇,骂教会更狠,这种情绪要是不顾及,判决很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日本司法的 “老毛病”,IT 化太落后,,别看清宫戏里日本法庭挺现代,实际上好多流程还靠纸质文件传,效率低得惊人。   2022 年才通过法案要搞民事审判 IT 化,目标是 2025 年实现线上办公,可刑事案件的电子化还没跟上。   这案子涉及的证据、证词堆成山,光是复印、归档就得花不少时间,更别说跨部门协调安保了。   开庭当天要保障 12 名证人的安全,还要防着极端分子闹场,警方和法院得提前几个月对接方案,这些 “琐事” 加起来,时间自然就拖长了。   其实这三年里,案子早已经 “判” 了一次,不是法律上的,是社会层面的,山上的供述把旧统一教会的黑幕捅到了阳光下,日本民众才发现,这教会靠胁迫募捐坑了多少家庭,政客拿了教会多少好处。   去年 3 月,东京地方法院直接判了教会解散,这背后全是安倍遇刺案的推动,可以说,山上这一枪没白开,虽然手段极端,却把日本藏了几十年的 “政教毒瘤” 给挑破了。   现在开庭审判,更像是给这场社会反思画个法律句号,既要惩罚凶手,也要给公众一个交代:那些藏在规则缝隙里的不公,迟早会被揪出来。   要是三年前匆匆判了山上死刑,旧统一教会还在继续坑人,政客还在和教会勾连,那才是更大的不公。   明天开庭,不管最后判几年,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一枪唤醒的社会反思,能不能真的改变点什么。

0 阅读:43

猜你喜欢

青橘小罐

青橘小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