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70年,19岁北京知青摔断手臂,跑到县城买药。然而,药钱差1角,他恳

千浅挽星星 2025-10-28 19:27:41

[太阳]1970年,19岁北京知青摔断手臂,跑到县城买药。然而,药钱差1角,他恳请女营业员帮忙:“大姐,你行行好,我手保快保不住了!”谁料,女营业员冷笑:“关我什么事!”   在一次老知青聚会上,气氛热烈,身体已康复的刘锦珍紧紧握住陈启生夫妇的手,激动地说,这8万元的救命恩情实在太重了,陈启生却笑着摆摆手,这份“重”的源头,其实是四十多年前一枚极轻的一角钱硬币。   1968年,作为北京知青,陈启生被下放到禹城县王家沟,在一次劳动中,他意外滑倒,手臂严重骨折,村里医生的诊断让他心凉了半截,若不及时医治,手臂甚至有截肢的风险。   唯一的希望在省城,那里有一种特效药膏,可当陈启生赶到医药公司,却面临新的绝望,药膏售价4.99元,他掏遍口袋也只凑出4.89元,就是这一角钱的差距,让他和保住手臂的希望隔着一道鸿沟,营业员态度冷漠,拒绝通融。   就在这时,一个温柔的声音传来,一个同为知青的女孩,刘锦珍,毫不犹豫地替他垫付了那一角钱。   手臂得救后,是王家沟的姑娘王麦芬在陈启生身边精心照料,这份朴实的关怀让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不久,陈启生征得父母同意,与这位善良的姑娘在村里举行了婚礼。   婚礼那天,刘锦珍意外地出现了,她送上祝福,却又在热闹中悄然离去,眼角似乎有些湿润,她的短暂现身,仿佛是对这段因善意而得以延续的缘分的无声见证,陈启生的手臂保住了,他才有了健全的身体去爱,去建立家庭。   后来,陈启生考上大学,毕业后在北京立足,将妻儿接到了身边,夫妻俩靠着经营小生意,日子越过越富裕。   这一切幸福的根基,都建立在那只被一角钱善意所挽救的手臂之上,王麦芬也深刻明白,没有那一角钱,就没有她和陈启生的今天。   时间流转到2010年,陈启生已经退休,他从老同学处得知,恩人刘锦珍患上癌症,正因无力支付8万元手术费而耽搁治疗,陈启生没有丝毫犹豫,决定将本打算和妻子出门旅游的积蓄全部拿出来。   王麦芬对此全力支持,她对丈夫的决定毫无异议,因为这份恩情早已融入他们家庭的共同记忆,这笔钱很快转到了刘锦珍手中,8万元与当年的0.1元,在数字上天差地别,在情义上却形成了跨越四十年的回响。   手术非常成功,刘锦珍重获健康,四十年前种下的一颗微小的善因,最终结出了拯救生命的善果,完成了情义的完美闭环。   聚会的喧闹声中,陈启生的话语清晰而真诚:“我们这叫互相帮助!”一角钱的重量,从来不在于它的面值,它真正的分量,是在关键时刻所承载的希望与人性之光,这份重量,足以跨越漫长岁月,连接彼此命运,在一代人的记忆里,诠释了滴水之恩的永恒价值。 信息来源:搜狐网《知青摔断手臂去买药,可药钱差1角,他恳求营业员帮忙,对方:关我什么事》

0 阅读:186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