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女知青傅索安跑到苏联当特工,还帮苏联杀了一个大叛徒,谁知6年后,她却用血在墙上写下“悔”字,而后自杀! 傅索安出生在1949年6月5日的天津,家里爸是医生,妈做翻译工作。她从小长得漂亮,活泼好动,在学校里当班干部和团支部副书记。1966年她高中一年级时,就积极参与活动,还组织同学去北京。之后她开始串联,足迹到新疆、内蒙古和东北,进城下乡,甚至在奇玛村落户,当了最早的知青。那村子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左旗,现在叫根河,离额尔古纳河不到二十公里。她认了个干娘,打算在那扎根。 傅索安到奇玛村后,很快就卷入当地纠纷。村子和附近的鲍家庄因为水库用水问题闹了好几年。鲍家庄在上游,修了水闸控制水流,让奇玛村农田和生活用水都受影响。她觉得得帮村里出头,就领着几个知青和村民夜里去砸水闸。结果被对方发现,两边人打起来,这次冲突伤了五个人,其中三人骨折,一人瞎了只眼睛。事闹大,当局介入,把她定为挑动斗殴的头头,关押起来。那时她才19岁,以前风光过,现在落这地步。 关押期间,傅索安找机会逃了。1968年5月8日晚上,她从临时关押处溜出,跑到额尔古纳河边。村民帮忙划船,把她送到对岸苏联那边。苏联边防兵发现她,带到哨所检查审问。她用简单俄语说自己逃过来的原因。克格勃情报部门觉得她有价值,就把她送到莫斯科北边的特维尔谍报学校培训。那学校在郊区,专门教特工技能。她学了格斗、射击、情报收集和伪装技巧。1970年1月底毕业,报到克格勃第一管理局人事部。 加入克格勃后,傅索安先被派到香港取情报。她化装成游客,用假护照进港,在茶楼暗格里拿到文件,带回去。任务完成得顺利,证明了她能力。接着派她去日本东京除掉叛徒尤里·巴甫伦夫,那人是苏联轻武器专家,已经叛逃。她乔装服务员,进公寓用消音手枪干掉他,擦掉痕迹撤离。克格勃对她能力认可,但因为她是中国人,总派人监视她。每次出门都有便衣跟着,在街头或酒店盯着。 监视让傅索安日子不好过,但她还得继续干活。克格勃一边用她,一边防她。1973年,她查出肝癌,身体一天天弱下去。苏联人觉得她没威胁了,就给她安排闲职,在办公室处理文件。她咳嗽厉害,体重掉得快,走路都得扶着。1974年病情重了,卧床在病房,四周没人探视。4月13日,她用刀割腕,蘸血在墙上写“悔”,然后用床单上吊。死时25岁,从叛逃算起刚6年。 傅索安死后,克格勃进病房检查,发现墙上血字和尸体。他们封锁地方,拍照记录,然后把尸体送到解剖室。医生检查伤口和癌变,确认是自杀加失血。报告写好后,尸体简单处理。有人说扔到荒野,挖坑埋了盖上叶子。也有人说绑石头沉到贝加尔湖。反正没墓碑,尸骨无存。她的东西全烧了,档案封存。克格勃内部通报,但没对外说。 这个故事流传在网上和一些文章里,讲傅索安从知青到特工的转变。很多人觉得她冲动,年轻时一念之差,酿成大祸。叛逃后表面风光,其实处处受制。得病时没人管,孤独结束。比起留在国内,她选择这条路,付出的代价太大。真实资料显示,她家庭背景好,本来有好前程,却因为纠纷逃走。苏联利用她,但从不信任。最终悔字道出一切,可惜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