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刚刚接入北斗,航天研究所所长却急着“踩刹车”?背后真相远比你想的复杂。 伊

文山史纪 2025-10-29 00:20:52

伊朗刚刚接入北斗,航天研究所所长却急着“踩刹车”?背后真相远比你想的复杂。 伊朗最近确实开始用北斗系统了,但他们航天研究所的所长瓦希德・亚兹达尼安很快站出来说,这只是 “临时性接入”,还说要三五年搞出自己的导航系统,不少人觉得这是在 “踩刹车”,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首先得说说伊朗为啥非要换导航系统。他们用了几十年美国的 GPS,可这东西根本不靠谱,简直是悬在头顶的 “定时炸弹”。 2020 年的时候,革命卫队少将苏莱曼尼坐车出行,就是被靠 GPS 定位的美国无人机炸了;后来核物理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遇袭,凶手用的遥控机枪也得靠 GPS 锁定目标,这等于自己人的位置全被别人攥着。 到了 2025 年 6 月,伊朗和以色列打了 12 天仗,仗还没打完,全境的 GPS 信号就开始乱跳,一会有一会没,军用通信直接瘫痪了,港口里的集装箱调度乱成一锅粥,波斯湾的货轮都迷了路。更要命的是,射出去的几百枚导弹,命中目标的还不到 10%,不是被拦截就是跑偏,说白了就是成了 “瞎子”,这全是因为 GPS 信号被人动了手脚。 民用领域也没好到哪去。农业上,精准灌溉的喷头因为信号断了,要么浇多了要么浇少了;德黑兰的出租车找不到乘客,公交车绕着圈跑;石油管线调度因为信号不稳,差点出事故。 后来克尔曼省的棉农试了北斗终端,水资源利用率一下涨了 15%,亩产量也多了 8%,对比太明显了。而且北斗的抗干扰能力比 GPS 强 3 倍还多,就算在伊朗西部的山区、南部的沙漠,定位精度都能稳在 10 米以内,加个地面基站还能到亚米级。 更关键的是中国不会像美国那样掐信号拿捏人,这种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安全保障,正是伊朗最想要的。2025 年波斯湾海上演习,伊朗舰队用北斗,从头到尾信号都稳,这才敢放心接过来用。 那既然北斗这么好用,所长为啥要说 “临时接入” 呢?其实他说要搞自己的导航系统,更多是战略上的表态,不是真要马上不用北斗。 搞导航系统可不是简单事,最低得有 20 颗以上的卫星,一颗中圆轨道卫星加火箭、地面站就得 1.5 亿美元,想建全球能用的,至少 40 亿美元打底,还不算研发核心技术的钱。 伊朗现在被制裁得经济紧张,石油收入根本扛不住这么大的开销。技术上更难,导航卫星里的星载原子钟、精密制导这些核心技术,伊朗现在连边都没摸透。中国北斗从立项到建成用了几十年,投入了无数人力物力,伊朗想三五年搞成,根本不现实。 他们之前的 “努尔” 卫星根本不具备导航功能,真要建系统,光地面站就得建几百个,还得培训一大堆懂技术的人,这些都不是短时间能搞定的。 所长这么说,其实是不想让伊朗再看任何国家的脸色,要把导航主权攥在自己手里。但现实摆在那,短期内离了北斗根本不行。 按照计划,伊朗两年内要让北斗覆盖 60% 的农田、所有主要港口和大城市的公交出租车,把对 GPS 的依赖度降 40%,先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现在他们的北斗终端还得从中国进口,本土化组装和维修体系也没建起来,就算是 “临时” 用,也得先把这些问题理顺了。 美国肯定不乐意看到伊朗用北斗,这等于砸了 GPS 在中东的饭碗,也削弱了美国的技术霸权。 但伊朗已经吃够了依赖别人的苦,苏莱曼尼和法赫里扎德的血教训摆在那,再不敢把脖子伸给别人掐了。所以这场 “临时接入” 的背后,是伊朗在技术霸凌下的挣扎与突围,北斗给了他们喘口气的机会,而自研的口号是他们不愿认输的骨气。 只是三五年搞出导航系统的目标,恐怕到头来还是个念想。但不管怎么说,伊朗总算迈出了摆脱 GPS 的第一步,这步走得不容易,也太必要了,毕竟在国际上混,自己的 “眼睛” 才最可靠,别人给的终究随时可能被夺走。

0 阅读:144
文山史纪

文山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