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拖下去,台湾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了。台办署名文章罕见把话挑明:统一后台湾财政收入100%自用、战争风险清零、国际尊严共享——五条“红利”全摆上台面,却加了一句“和统窗口不会永远敞开”。 这次台办用 “钟台文” 署名的文章里,把统一后的好处说得明明白白。最让人关注的是 “财政收入 100% 自用”,这意味着统一后台湾的税收不用再挤出来填防务预算的窟窿,能全砸在民生上。 要知道现在台湾的防务预算一年比一年高,2024 年那笔 6300 亿新台币的预算里,还藏着不少猫腻,一把办公椅报 5 万新台币,战备饮用水保质期只剩半年,这些钱要是能省下来,修水库、补供电、改善医疗教育,早就把岛内的民生难题解决了。 文章里还明确说,现行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会得到充分尊重,实行 “爱国者治台” 和高度自治,私人财产、宗教信仰这些合法权益都有保障,等于给台胞吃了颗定心丸。 “战争风险清零” 这条红利,更是戳中了台胞最实在的担忧。这几年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美日刚结束 “坚毅之龙 25” 演习,1.9 万兵力还没撤,欧洲议会也时不时拿涉台议题炒作,把台湾往危险的边缘推。 可明眼人都清楚,外部势力根本靠不住,真要是起了冲突,不会有人真为 “台独” 出头。统一后就不一样了,外部干涉的黑手被斩断,“台独” 带来的兵凶战危彻底消失,大家不用再担心防空警报突然响起,能安安稳稳过日子。 台湾《美丽岛电子报》10 月的民调也显示,58.3% 的岛内民众都觉得 “恢复两岸谈判、放宽民间交流” 才是维护安全的最佳方式,认同买武器自保的还不到三成。 “国际尊严共享” 则解答了很多人对统一后国际地位的疑问。以前台湾想参加国际组织,总被 “台独” 立场拖累,处处受限。 统一后,有强大祖国作后盾,台胞能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外国可以在台湾设领事机构,国际会议也能在台湾举办,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就像今年台湾光复 80 周年,不少岛内老人看着纪念大会转播,举着 “两岸一家亲” 的牌子喊 “中华民族万岁”,那种民族认同感,是 “台独” 势力永远给不了的。 经济上的好处更具体,统一能帮台湾彻底打破发展瓶颈。现在台湾经济增长率才 3.02%,传统产业没销路,新兴产业缺市场。 统一后两岸实现零关税,台湾的莲雾运到上海 3 天就能上架,销量能翻 3 倍;台企的电子配件、精密机械能依托大陆完整的产业链做大做强,还能借着 “一带一路” 走向全球。 之前 “31 条措施”“26 条措施” 实施后,台企已经享了上千亿元的税收优惠,有台商在厦门开分公司,一年就多赚 200 万新台币,真要是全面融合,发展空间只会更大。 文章里那句 “和统窗口不会永远敞开”,分量着实不轻。这不是威胁,而是基于现实的提醒。这几年民进党 “执政”,把两岸交流搞得一塌糊涂,团体旅游冻结、学术交流骤减,贸易投资双双萎缩,让台湾的路越走越窄。 现在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越来越深,支持统一的理性声音在增长,46.4% 的台胞都支持大陆主动提出统一条件,这种共识要是被 “台独” 势力继续消耗,等没了缓冲的空间,就再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 其实不管从法理还是民心看,统一都是必然的大势。《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早明确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联大 2758 号决议更是铁证如山。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本来就是一家人,统一后共享发展红利,远离战争风险,这是最简单也最实在的道理。现在窗口还开着,能不能抓住机会,真得好好算算这笔民生账、安全账、发展账。 信源:新华网:《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