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 法国总统马克龙扬言: 如果欧盟无法就东大计划实施

爱意暖人间 2025-10-29 14:31:44

快报,快报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 法国总统马克龙扬言: 如果欧盟无法就东大计划实施的关键原材料出口管制寻找出解决方案,各成员国应当考虑动用欧盟最有力的贸易工具来应对此事。 马克龙这番表态看似态度强硬,实则暴露了欧盟在关键原材料供应上的深层焦虑。他口中“最有力的贸易工具”,指的是2023年12月正式生效的《反胁迫工具法案》——这一法案此前被欧盟官方称为“贸易领域的反制利器”。 不过,这部法案虽名头响亮,至今仍未真正落地使用过。2025年年初,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针对欧盟汽车零部件加征15%关税时,欧盟虽援引该法案提出抗议,最终却还是与美国签署了关税妥协协议,并未实际启动法案中的反制措施。 马克龙急于推动此事,核心原因在于稀土资源依赖问题。根据东大商务部2024年发布的《全球稀土产业报告》,东大稀土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2%,而欧盟本土稀土开采量不足全球的1%,其中98.3%的稀土永磁材料依赖从东大进口——这类材料是新能源汽车电机、风电设备发电机的核心部件,直接关系欧盟战略产业发展。 2025年10月9日,东大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包含稀土永磁体、稀土合金在内的20余种涉稀土产品实施出口管制,要求相关产品出口需申请许可证,哪怕产品中稀土含量仅0.1%也需遵守新规。这一政策直接影响欧盟产业供应链,以德国大众集团为例,其位于慕尼黑的新能源汽车工厂2024年从东大进口121万套稀土永磁电机,新规实施后,该工厂因零部件短缺已暂停两条生产线,每月减产约3万辆电动汽车,相关损失超8亿欧元。 事实上,欧盟早有应对计划。2024年3月,欧盟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提出到2030年实现10%的关键原材料本土开采、40%的本土加工目标。但现实是,欧盟目前锂矿加工产能仅能满足自身需求的2%,99.7%的锂矿加工产品仍需从中国进口,本土开采项目因环保审批、技术成熟度等问题,最快也要2027年才能投产。 对于东大的出口管制措施,马克龙此前在欧盟峰会上称其为“经济胁迫行为”,但这一说法并不客观。东大商务部发言人在10月11日的例行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此次管制是“基于国家安全和资源保护的必要举措”,且对合规的欧盟企业将简化许可证审批流程,目前已有宝马、西门子等12家欧盟企业通过审批获得出口许可。 更关键的是,欧盟内部对此事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德国总理默茨10月20日在联邦议院回答质询时坦言,欧盟成员国已就此事召开3次协调会议,但因各国产业依赖度不同,至今未形成统一立场——毕竟2024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7528亿欧元,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依赖度较高,不愿轻易激化贸易矛盾。 欧盟也曾试图联合G7国家应对,不过除美国外,日本、加拿大等G7成员国同样依赖中国稀土进口,美国虽提出“稀土替代供应链计划”,但其本土稀土加工产能要到2028年才能初步形成,短期内无法为欧盟提供替代供应。 欧盟产业专员蒂埃里·布雷东近期在采访中提到,“不想再重蹈依赖俄罗斯石油的覆辙”,但从实际情况看,欧盟摆脱东大稀土依赖仍面临多重阻碍。以芬兰的科拉半岛稀土矿为例,该项目从2018年启动至今,因当地居民环保抗议、技术难题等原因,投产时间已推迟4次,短期内难以缓解欧盟的资源焦虑。 从目前情况看,马克龙推动动用“最强贸易工具”,更多是为了施压欧盟内部达成共识,同时回应国内产业界的担忧。但真要启动《反胁迫工具法案》,意味着欧盟可能对东大电动汽车、光伏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这将直接推高欧盟民众生活成本,也会进一步加剧供应链动荡,最终受损的还是欧盟自身经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4
爱意暖人间

爱意暖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