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发麻!”10月26日报道,一小女孩晚上8点独自下楼买糖,谁知返回时却看见自

春秋说史 2025-10-29 20:47:25

“头皮发麻!”10月26日报道,一小女孩晚上8点独自下楼买糖,谁知返回时却看见自己家的车上有人,小女孩误以为是爸爸回来了,便靠近和爸爸打招呼,谁知里面的人根本不是爸爸而是一个小偷!两人就这么对视了几秒,小女孩吓得赶紧回家锁门,网友:想想都后怕! 傍晚八点,小区里还飘着晚饭的香味,7岁的妞妞,攥着买糖剩下的零钱往家走,远远看见自家车的内灯亮着。 妞妞心里一喜,以为爸爸提前下班了,小跑过去凑到车窗边。 但是没想到,可玻璃里映出的,是张完全陌生的脸! 妞妞瞬间攥紧了口袋,没敢多待,转身就往单元楼跑,进门先把防盗门锁死,手还在抖着喊妈妈。 妈妈赶过来时,妞妞还没缓过劲,说清情况后,夫妻俩赶紧下楼查看,车门没锁,副驾储物格里的金镯子没了,那是妞妞外婆给的陪嫁,平时舍不得戴,想着放车里方便带出去保养。 警察调取监控后,大家才看清全过程:窃贼早在十分钟前就盯上了这辆没锁的车,拉开车门翻找,前后不到两分钟就拿着镯子离开,刚巧被买糖回来的妞妞撞见。 监控里的画面让不少业主后怕,窃贼没选半夜没人的时候下手,反而是傍晚八点,小区里还有人散步、扔垃圾,他就敢大摇大摆地挨个拉车门试锁,得手后快步穿过人群离开,节奏快得像“踩点”。 民警说,最近这种“拉车门盗窃”特别多,很多人觉得“就上楼拿个东西,几分钟的事,不用锁车”,或者“车里没贵重东西,没事”,可窃贼就盯着这种“放松时刻”。 这次妞妞没受伤,已经是万幸,但这事藏着三个所有人都该记牢的教训: 一是“短时间≠安全”。 哪怕就去楼下便利店买瓶水、上楼取个文件,离车时也得锁门,最好再拉一下门把确认,窃贼拉车门试锁也就几秒钟,你多一步动作,就能断了他的念想。 二是低龄孩子别夜间单独外出,妞妞才7岁,虽然认识家、知道找大人,但真遇到陌生人,还是会慌。 家长要是能陪她下去,或者等爸爸回来再去买,或许就不会有这次“对视惊魂”。 三是教孩子“遇可疑就跑”。妞妞转身锁门的反应特别对,别好奇、别停留,更别跟陌生人搭话,往家或人多的地方跑,第一时间告诉大人,这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防这种事,办法都很实在: 小区物业得把停车场的路灯调亮,监控别留死角,晚上多派保安转两圈。 我们自己停车,不管停在哪,锁门是必须的,车里别放包、首饰、手机这些显眼东西,哪怕是旧包也别留,容易让窃贼以为里面有值钱的。 家长更得跟孩子多练“安全课”,比如教他“不靠近陌生车” “有人跟着就往小卖部跑”“回家先锁门”,学校和社区要是能多搞点模拟演练,孩子遇到事也不会慌。 民警还特意提醒,真撞见窃贼,别想着追,先保证自己安全,记清他穿什么衣服、有没有带包,车牌号多少,第一时间打110。 邻居之间也该多留心,看到有人总在车旁晃、拉别人车门,就多问一句,把监控线索发给物业或警察,大家一起盯着,窃贼就没机会了。 妞妞家丢了金镯子,可万幸孩子没事,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但咱们过日子不能靠“万幸”,安全是锁门时多拉一下的习惯,是不让孩子单独夜出的细心,是邻居之间多一句提醒的温暖。 把这些细节做到位,才不会让“惊魂一刻”落到自己家。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河南青年时报

0 阅读:581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