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孝乾叛变后,吴石和朱枫等核心人员都被害了,唯独有一个重要的人跑了,他东躲西藏,最后竟然去到了北京,他就是蔡孝乾的交通员刘青石。刘青石是台湾本地人,他出生的时候,台湾还在日本人手里。 刘青石出生于1919年,那时台湾正深陷日本殖民统治,岛上到处是日式建筑和军营。他从小进日据学校的课堂,课本里满是天皇颂词,老师要求学生鞠躬行礼。他和几个同学私下对这种教育深感厌恶,骨子里对日本当局的压迫积压了满腔不满。1940年,他们决定行动,买来砒霜混入米饭,打算送到宪兵队作为慰劳品。这计划暴露后,刘青石被捕,关进台北监狱,受尽刑讯却一口咬定不认罪。他在狱中熬到1945年日本投降,出狱时已近30岁,身体虚弱但意志未折。这段经历让他对殖民者恨之入骨,也为日后投身地下工作埋下种子。 你想想这个人多不容易。刚从日本人的牢里出来,又一头扎进更危险的地下工作。1946年他正式加入中共在台组织,负责传递情报、运送物资。他太熟悉台湾的街巷了,总能在敌人眼皮底下完成任务。蔡孝乾叛变那会儿,整个组织都快垮了,同志们一个个被捕,刘青石却像人间蒸发似的。他换了好几个藏身地,今天住渔村,明天睡山林,硬是躲过了全岛大搜捕。 最绝的是他居然想办法弄到一条小船,在黑夜里偷偷渡海。茫茫大海上随时可能被巡逻艇发现,他在风浪里漂了整整一夜,终于踏上对岸。这段逃亡路走得惊心动魄,比戏文里的故事还精彩。到了大陆后,他改名叫刘青石,在北京安顿下来。组织上安排他在对台部门工作,把他那些年积累的经验都用上了。 这个人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他亲眼看到战友牺牲、组织被毁,自己却始终没有动摇。蔡孝乾的叛变害死了多少人,刘青石本可以就此隐姓埋名当个普通人,可他偏不。他觉得活着的人更得继续奋斗,这样才对得起死去的同志。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从台湾逃到大陆,从危险的地下工作转到新的岗位。 刘青石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历史洪流里的小人物也能迸发出惊人力量。他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个普通交通员,可正是千千万万像他这样的人,用生命和坚守写就了真实的历史。比起那些轰轰烈烈的英雄,这种默默坚持的人或许更值得我们记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