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说,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中

小茹吖 2025-10-30 08:55:19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感慨万分地说,美国根本就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人可以不以赚钱为目标,而在美国,不赚钱的事是没人干的。 中国人不是跟钱过不去,而是清楚 “有些事现在不赚,是为了以后大家都有的赚;有些事明着亏,是为了不被别人捏着命门”。 这种 “算大账” 的逻辑,恰恰是美国被资本绑住手脚后,怎么也学不会的。 就拿偏远地区的基建来说,中国这些年在西部修的路、架的网,搁美国企业眼里就是 “赔本买卖”。 比如西藏的拉林铁路,从拉萨到林芝,全程 435 公里,光隧道就占了一半多,建的时候要克服高寒缺氧,还得保护生态,总投资花了 330 多亿。 通车头两年,客运量没那么饱和,货运也得慢慢培育,明眼人都知道短期回不了本。 可中国为啥还得修?因为西藏不能一直 “偏安”,铁路通了,内地的建材、家电能运进去,西藏的青稞、松茸能运出来。 更关键的是,这铁路是 “纽带”,把边疆和内地的联系拧得更紧,这种 “安全感”,根本不是账本上的数字能算清的。 反观美国的农村地区,连宽带都成了 “奢侈品”。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直到去年,还有 14% 的农村人口用不上高速宽带,有些地方甚至连 4G 信号都断断续续。 不是美国没技术,是运营商觉得 “不划算”—— 在纽约、洛杉矶装基站,一户收 50 美元网费,很快就能回本。 在农村,装一个基站可能只覆盖几十户,收的钱还不够维护成本,资本自然不愿意往这跑。 再说说科技领域里的 “冷板凳”—— 基础研究。 比如核聚变,这东西被称为 “终极能源”,但谁都知道,要真能商用,至少还得二三十年,前期投入全是 “无底洞”。 中国的 “人造太阳” EAST 装置,从 2006 年建成到现在,花了上百亿,团队里的科学家熬了十几年,就是为了把等离子体运行时间往长了拉。 中国为啥愿意砸钱?因为石油、天然气总有不够用的时候,要是能掌握核聚变技术,以后能源就不用看别人脸色,这是国家的 “能源安全底牌”。 哪怕现在看不到回报,也得有人坐这个 “冷板凳”。 美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就搞过核聚变研究,比如 ITER 计划,美国也是参与国之一。 但这些年,国会动不动就砍预算,理由是 “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把钱投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些 “能快速变现” 的领域更划算。 你说美国的科学家不厉害吗?肯定厉害,但在资本和短期政绩的裹挟下,“长远目标” 往往得给 “眼前利益” 让路。 还有民生领域的 “兜底” 事,比如脱贫攻坚。 中国过去十年,花了近 1.6 万亿元财政资金在脱贫上,派了 300 多万名驻村干部,去偏远山区帮老百姓修路、建学校、搞产业。 这笔钱要是算 “经济账”,可能不如投到房地产、互联网来得快,但中国为啥要干? 因为国家不能看着一部分人还在过苦日子,要是贫富差距太大,社会不稳,再有钱的企业也没法安心发展。 这种 “共同富裕” 的底气,是靠 “不图快钱” 的投入攒出来的。 鲁比奥说 “中国人可以不以赚钱为目标”,其实他没明白,中国人不是 “不赚钱”,而是把 “赚钱” 和 “国家需要” 绑在了一起。 企业知道,只要国家的产业链稳了、边疆稳了、能源稳了,以后赚钱的机会只会更多。 老百姓也知道,国家强大了,自己的日子才能更踏实。

0 阅读:84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