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印度富士康赶走300多名中国工程师!今年7月,彭博社爆料,富士康在印度的i

娱妮相约娱乐 2025-10-31 10:55:18

外媒:印度富士康赶走300多名中国工程师!今年7月,彭博社爆料,富士康在印度的iPhone组装工厂,正在“驱逐”中国大陆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2个月里,已经有300多人返回了中国大陆,只留下了一些从中国台湾到印度的支持人员。 可能有人没概念,这些工程师到底在印度干了啥?四年前印度才刚开始规模化装 iPhone,现在全球每五部里就有一部出自这里,背后全是这些人的功劳。 他们不只是教印度工人拧螺丝,从生产线调试到品控标准制定,甚至供应链上零件该怎么衔接,都是手把手带起来的。 之前 iPhone 15 量产时,就因为印度工人加班配合度不够,量产达标比苹果要求晚了两周,最后还是中国工程师盯着才补上进度。 可就是这么关键的一群人,为啥突然要撤走?说法不少,但都没实锤。 有人猜是签证到期,可 300 多人集中到期也太巧合。 业内更倾向另一种说法:跟中国最近收紧高端制造技术出口有关,毕竟电子生产的核心技术流出去可不是小事。 有意思的是,苹果和富士康都闭着嘴不回应,印度政府说知道这事,但也不清楚原因。 这事儿赶的时间太不巧,苹果正撞上个大难题。 一边是富士康在印度南部建新厂,打算把 iPhone 17 的产能提上去,目标是 2026 年底让印度造的 iPhone 占美国市场的大头;另一边,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喊着要加关税,说不在美国造就收 25% 的税,吓得苹果股价盘前跌了近 4%。 库克早就算过账,光今年第三财季就得因为关税少赚 9 亿美元,可美国工人成本太高,根本没法建厂,印度这条路等于是被逼着走的。 可印度这边偏偏掉了链子,工程师一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培训断了档。 虽然富士康说生产质量没受影响,但效率肉眼可见地往下掉。 更要命的是印度本身的短板藏不住了:表面上富士康砸了 15 亿美元扩产,班加罗尔新厂号称年产 3000 万部,但核心零件根本跟不上。 2024 年的数据显示,印度能自己造的零部件只占 35%,摄像头、OLED 屏幕这些还得从中国运过去,先在国内做好 “预装配”,再拉到印度拼整机,说白了就是赚个组装的名声。 苹果自己也清楚依赖中国的程度。 之前有个英国记者写书写苹果 “被困在中国”,说没苹果中国就发展不起来,结果在华盛顿的论坛上被怼了。 哈佛的教授直接反问:要是重来一次,苹果敢错过中国的制造浪潮吗?现在看还真不敢。 苹果 187 家顶级供应商里,150 多家在中国大陆有工厂,印度才 14 家,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眼下富士康只能先救急,从台湾调工程师过来填坑,同时赶紧招本地工程师培训。 可制造业不是速成班,中国工程师带过去的不只是技术,还有整套生产体系 —— 比如怎么在电力不稳的情况下保证产线不停,怎么让物流延迟不影响交货。 这些经验不是三五个月能学会的。 有消息说,现在工厂的检验环节已经开始堆活儿,小毛病比以前多了不少。 尤其是特朗普还在步步紧逼,5 月份就警告过库克别在印度建厂,逼着他承诺 “提高美国产量”。 可库克心里门儿清,真把生产线搬去美国,成本涨得不是一点半点,最后还得消费者买单。 印度这边想顶上去,偏偏在最需要技术支持的时候掉了链子,iPhone 17 的产能爬坡怕是要再拖一阵了。 塔塔集团倒是在帮苹果铺路,收购了纬创的印度工厂,跟富士康一起把厂区面积扩到 400 万平方米,比深圳龙华厂还大。 可面积大不代表实力强,华泰证券早就说过,高端的 iPhone Pro 系列在印度还造不出来,自动化水平和中国差着代际,新机首发还得靠中国工厂撑着,印度只能等上市三五个月后接增量订单。 现在工程师撤离的影响还在发酵,有人说这是印度想 “去中国化” 逼自己成长,可制造业讲究环环相扣,不是把人赶走就能接上的。 富士康的云服务和 AI 投资还在犹豫,毕竟印度的税务检查、政策反复是出了名的,之前三星、福特都栽过跟头。

0 阅读:1
娱妮相约娱乐

娱妮相约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