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买教授,7万买副教授”:高校职称晋升惊现明码标价,教师自掏腰包完成KPI催生灰色产业链

红星新闻 2025-11-01 02:38:11

#部分高校职称晋升现金钱游戏#【“教授8万副教授7万博士6万”,部分高校职称晋升现“金钱游戏”:老师或自掏腰包或借款,横向课题考核催生造假产业链】#教授完不成8万经费考核或扣奖金##高校教师横向课题催生灰色中介# “每年教授需要完成8万元,副教授7万元,博士6万元,讲师4万元。如果不能完成这么多科研经费的横向课题,年底就要扣绩效奖金。”这是西北某高校一名青年教师向记者介绍他所面临的横向课题考核压力。

所谓横向课题是相对于纵向课题而言,纵向课题一般是由政府部门或科研机构下达和资助的研究项目,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虽然经费充足但申请难度大。横向课题通常由企业或其他非学术机构委托,研究内容与委托方的需求紧密相关,主要是解决实际问题,经费来源多为委托单位。

日前,记者采访了多所高校教师了解到,横向课题正在影响一些高校教师收入和职称评定。在一些高校教师群体中甚至出现了用自费、借钱、贷款等方式完成横向课题考核的现象,并由此催生一条中介、企业“配合完成横向课题”的灰色产业链。

王老师是西北某高校的青年教师,他告诉记者:“横向课题除了影响考核,还影响职称晋升。如果你要升副教授,除了要完成3年内的横向课题考核,还要完成一个国社科或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或者一个省级人文社科项目加上50万元经费的横向课题。”

王老师说,有些年轻人才的引进,学校号称引进经费是100万元,但到了发放的后几年,就要与引进教师的横向课题经费挂钩。“100万元引进的人才,如果横向课题做不到80万元,后期他就拿不到学校当初承诺的100万元。”

西南地区某高校的李老师告诉记者,“211、985”及“双一流”高校还有一些理工科院校,因为学校有较强的竞争力,或者优势学科在业界有一定声望,科研团队申请课题“中奖率”高,被委托横向课题的机会也多。但对于普通高校,尤其是二本院校,申请纵向课题难度大,想完成横向课题也很不容易。

中部地区某高校的张老师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虽然没有对横向课题做出考核,但横向课题是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参考。因为纵向课题申请难度大,竞争激烈。在评定职称时,如果纵向课题不够,或者几名候选人纵向课题相差不大,那么谁有横向课题就更容易评上职称。

张老师介绍,横向课题一般是企业或政府委托给教师或团队,经费通过企业或政府转给学校,学校收取20%—30%的管理费,教师或团队能拿到70%—80%。

0 阅读:37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2

用户10xxx82

3
2025-11-01 15:34

10万还多么,坐标某东北985,副教授一年考核要求120万进款,学校收管理费15万走,工资一个月7000多,你算算是学校养你还是你养学校,职称就是个屁,关键看你欲望大不大

迷迷糊糊就走到了这个岁数

迷迷糊糊就走到了这个岁数

2
2025-11-01 17:05

呵呵呵

红星新闻

红星新闻

深度、态度、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