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可能要受影响 上次中欧班列停运,是因为波兰关闭了边境。现在又来了。 当地时间10月30日,波兰政府表示,波兰波德拉谢省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原本计划于11月初开放,但为了支持立陶宛,波兰决定把边境口岸的开放时间推迟到11月中旬。 原因是立陶宛。立陶宛说近期天空老有气球,挂着烟草。在10月29日关闭了与白俄罗斯的边境。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真要细看,牵扯可不轻。波兰又“封关”了!这可不是第一次,中欧班列的老通道,波兰和白俄罗斯的边境又要暂时关闭。这一回,理由还是那老一套:政治+“安全”。 立陶宛的天上老飘“气球”,还挂着卷烟、烟草制品,怀疑是白俄罗斯那边放的“走私气球”。于是人家一拍桌子,10月29日直接宣布,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关闭,至少关到11月底。 波兰一看立刻跟上:“兄弟有难,我来声援”,于是顺势推迟开放边境。看着是政治表态,但最倒霉的,还是那条从我国一路跑到欧洲的中欧班列。 别小看这口岸,波兰的马拉舍维奇(Małaszewicze)口岸可是中欧班列进入欧洲的“咽喉”。目前大约 85%到90% 的中欧班列都是经白俄罗斯进入波兰,再从马拉舍维奇分流到德国、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这条线,是真正的主干道。 线路有多忙?2023年上半年,这个口岸处理的集装箱量超过 5.7万标准箱(TEU),几乎每天都有几十列货运列车进出。要是这关卡上几天,影响的可不是一两列车,而是几百家企业、几千个集装箱。这口岸一堵,欧洲那边的仓库、商超都得等货。 那能绕道吗?理论上可以,但现实不乐观。北边是立陶宛——人家自己也关了;南边是乌克兰——现在战火未息,风险太大;往南走经土耳其、黑海那条线,路远、费用高、运力小。简单说,这条波兰线就是“主高速公路”,其他都是乡间小路。 其实他们国内也不支持这个决定,毕竟边境口岸一封,耽误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可这事上企业家说了也不算数。 波兰、立陶宛都是欧盟和北约成员,白俄罗斯则被视为俄罗斯的盟友。这几年双方关系一直紧张,从难民问题、制裁摩擦,到现在的“气球事件”,每次一有风吹草动,边境就成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而这张骨牌一倒,最先受伤的往往是和政治无关的——货物通道。 但也别忘了,中欧班列这几年可是越跑越稳。虽然波兰是主线,但我们早就在布局多通道。这些替代路线虽然目前规模还不如波兰线,但关键时刻也能顶一顶。重要的是:未来中欧班列要形成“多线并行”的格局,不能再把命运绑在一个口岸上。 不过实话实说,波兰这波操作又给中欧供应链提了个醒。地缘政治风险不是空话,哪怕一颗“气球”、一场表态,都能让几千公里外的货主发愁。全球化时代最怕的就是这种“非经济风险”——不因为市场停工,而是因为边境关门。 中欧班列的稳定,得靠多点布局、靠政治中立、靠外交协调。毕竟火车再快,也躲不过“边境政治”的拦路。 不过这种事只会让我国更坚定,要把通道修得更多更稳,不再让别人家的风吹草动,决定咱们的节奏! (每天更新,欢迎关注,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赞留条评~)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