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有网友发现,明明中俄边界早已划清,可一打开中国地图,俄罗斯远东的海参崴、

韫晓生 2025-11-02 10:57:21

[太阳]有网友发现,明明中俄边界早已划清,可一打开中国地图,俄罗斯远东的海参崴、伯力、库页岛等地方,依旧被用中文标注。有人疑惑这是不是没完没了地“翻旧账”?   (信息来源:搜狐——俄罗斯占领我国的8个地区,如今已被标注为中文名,都位于哪里? )   别觉得这是随便写的,更不是咱们揪着过去不放 “翻旧账”,这背后藏着咱们对历史的念想、国家定好的规矩,还兼顾着中俄两国的共识,是件既有历史根儿又符合现实的靠谱事。   要说这些被这么标注的地方,早年间其实都是咱们中国的地盘。   就拿海参崴来说,老辈人叫它 “海参崴”,意思就是海边的小渔村,过去归吉林将军管着,还是咱们东北出海的重要港口,商船渔船都从这儿走。   伯力呢,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流的地方,以前是黑龙江将军手下的军事重镇,还是热闹的贸易点儿,南来北往的货物都在这儿集散。   库页岛更不用说,中国古代叫它 “苦叶”“库页”,打隋唐时候就归咱们管了,一直是北方少数民族放牧、打鱼的地方,草原和海边都留下过他们的脚印。   可到了 19 世纪中期,列强都来欺负清朝,清政府没办法,跟沙俄签了《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这些地方慢慢被沙俄占了去。   好在老辈人传下来的中文地名没丢,成了咱们民族记忆里忘不掉的一部分,就像给历史留了个记号。   新中国成立后,咱们和苏联谈了几十年,一步步解决边界问题。   1991 年、1994 年先后签了边界协定,大部分边界线都定下来了;2004 年又签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把过去没解决的边界争议全理顺了,两国好好相处的基础才算打牢。   在这期间,地图怎么标注这些地方的规矩也慢慢明确了。   咱们国家一直觉得,老地名是记着地理历史的 “活档案”,保留中文标注不是不认现在的边界,而是尊重历史、不忘过去。   2003 年,原国家测绘局出了《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把海参崴、伯力、库页岛等 8 个地方要双重标注的要求写进了规矩里,后来就算修订,这条核心要求也没改。   现在不管是纸质地图还是手机上的电子地图,只要是合法出版的,都得既标中文老地名,又标俄罗斯现在用的名字,这样既能让大家知道历史,又能清楚现在的地理情况。   这套标注规矩能落地,来龙去脉特别清楚。   一开始是因为近代以来,咱们一直没忘了这些地方的老名字,再加上国家要让地图标注更规范、更统一 ,双重标注正好把这两方面都顾到了。   这么多年地图出版行业一直照着做,慢慢就成了大家都习惯的标注方式。最后,全国都按这个规矩来,中俄两国也都认可,从来没因为地图上的标注闹过领土争议,反而成了两国 “铭记历史、尊重现在” 的最好证明。   其实这双重标注的影响还真不小,咱们自己人查地图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到这些地方的过去,知道近代咱们丢了这些领土有多可惜,更有劲为国家富强努力,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地理。   这标注也明明白白告诉大家咱们的态度——不躲着历史,也不挑战现在的边界,用实在的方式尊重历史、认可现实。   这种坦诚的做法没让俄罗斯误会,反而让他们理解了,成了中俄友好合作的小助力,也说明两国作为大国,能互相尊重历史记忆,认可爱护现在的边界,一起把关系往好里推。   再说俄罗斯那边也从来没对这标注有过意见,毕竟他们和咱们把边界问题都解决完了,也清楚这些中文老地名的来历,知道这是咱们对自己历史的纪念,不是要争地盘。   202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里面明明白白写着 “两国互不存在领土要求”,这就给地图标注吃了颗定心丸,也让双重标注成了两国互不干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生动例子。 现在再打开中国地图,那些熟悉的中文老地名还清清楚楚在那儿。   它们不是用来 “翻旧账” 的,是历史留下的印记,是文化传承的小符号,更是中俄两国互相尊重、好好相处的见证。   从过去到现在,这些地名记着咱们民族的故事。在当下,它们守护着边界的平静,往以后看,它们还会看着中俄两国一起深化合作、携手往前走,成为跨越时间的友好象征。  

0 阅读:579

评论列表

我坐前排小板凳

我坐前排小板凳

2
2025-11-03 06:58

中国几千年历史看,丢掉的土地早晚要收回来

Daniel-Wong

Daniel-Wong

1
2025-11-03 11:28

很多东西中文和外文名都不一样,很正常的,何况曾是我方的领地。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