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大实话!”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别刺激内需了,老百姓没钱了,兜比脸干净

丫咩咩 2025-11-02 21:29:38

“这才是大实话!”经济学家吴晓求教授说:“别刺激内需了,老百姓没钱了,兜比脸干净!要刺激消费的前提是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网友:这句话说到老百姓心坎里了。老百姓包里面没钱,什么补贴、刺激消费都没用,所以一定要让腰包鼓起来才敢去消费。 吴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消费是很难刺激出来的,内需不能替代外需,扩大内需是要有条件的。 第一个条件是,就业率要比较好。现代的人有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对未来没有信心,总觉得万一哪天没有工作了,被裁员了,生活的基础都没有保障了,心里没有个底儿,哪个还敢去肆意的花钱买东西? 第二个条件是要增加收入。这年头什么东西都涨价,唯独工资收入不涨,在老百姓眼里,手里有钱才是最重要的。车贷房贷样样都要花钱,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都很难,口袋里没钱,日子过得紧张,谁还敢出去消费? 第三个条件是有良好的社会保障。老百姓为什么有点钱就存起来不消费?是为了预防以后的生活出现点意外,万一生个大病啥的,那就是无底洞,自己那点积蓄够不够还另说,心里没底,心里能踏实吗?所以今天能挣到钱,就得多存点,存起来就是一份保障。 所以啊,就业、收入增加和社会保障,是扩大内需的基本前提。在这三个条件都还不完全充分的条件下,想要硬刺激老百姓消费显然是没有效果的。 吴教授说:“激励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效果是很有用的。发补贴、家电下乡这些动作都是表面。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市场主体有信心,🈶信心以后,企业的生产规模就会扩大,就业岗位增加了,就业岗位多了,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也会提高,经济就会增长,这样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老百姓有信心了,消费水平自然起来了。” 所以呢,现在老百姓收入低,就业困难,心里又担心有今天没明天的,光靠发补贴刺激消费,不是那么一回事。买东西、消费,最后总得有个支付账单的人吧?靠政府来买单,显然不可能?买单的最终还不得是老百姓自己。 此事情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网友说,赚了一辈子钱,家里的老人生病住院几十万都花掉了;孩子没有考上正规的大学,去就读的民营的大学,四年下来又得花几十万;好不容易等孩子毕业,娶媳妇买车买房给彩礼,又是一大笔钱,哪里能够存下钱来? 就想着从老百姓包包里掏钱出去,不想办法增加老百姓包包里的钱,就无法在根儿上解决问题问题。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谁敢拿钱出来消费,哪个人不想出去痛痛快快的买东西。 网友说,普通的老百姓的想法很单纯,买东西就得花钱,花钱就得有钱,赚钱难,不就得多存点钱。所以老百姓赚钱的唯一目的就是多存点儿钱,存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要是遇见点儿难事就少受点儿罪。别在忽悠老百姓去消费了。 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样样缺不了钱,样样都要花钱,上学就业、养老看病,哪样少了钱能转得了?有了点儿钱就把钱攒着,赚不到钱也得攒钱,老百姓手里有钱,就有底气,所以更得拼命去攒钱。 如果有一套良好的社会保障系统解决好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我相信每个人都愿意拿出钱来消费,哪还用去刺激消费嘛? 吴晓求教授这番话,确确实实说到了老百姓的痛处,有钱有保障啥都好说,啥子都没有的话,也别换着花样想方设法的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老百姓花钱也花得不放心,不是吗? 这才是为老百姓发声的专家,挺实在的!

0 阅读:0
丫咩咩

丫咩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