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中的万幸!”11月1日,河南太康,一男子开车路过大桥时,他突然停车一跃而下

小史善始善终 2025-11-03 14:59:04

“不幸中的万幸!”11月1日,河南太康,一男子开车路过大桥时,他突然停车一跃而下,从7米高的桥上跳下,本打算跳河自杀的,结果没注意看河面在哪里,摔在了水泥地上,整个人只能痛苦的在地上爬!网友:究竟算好事还是坏事?[得意] 跨江大桥上,一名中年男子突然停车翻越栏杆,幸运的是桥下岸边延伸出的平台接住了他,路人紧急呼叫救援,送医后确认没有生命危险。 那位跳桥男子被救后,现场参与救援的网约车司机后来发文:“握着他冰凉的手,我突然理解什么是绝望,现在每单遇到沉默的乘客,都会多问句‘还好吗’。”这种细微的关怀可能拯救一个人。 当代人的压力源确实复杂,比如“职业瓶颈焦虑”,35岁左右的职场人普遍面临转型阵痛;还有“社交电量耗尽”,高强度人际互动后需要大量独处时间恢复能量,这些新型压力与传统的生活压力叠加,形成精神亚健康状态。 当感觉被压得喘不过气,可以试试“五感复位法”,找出身边的三样东西触摸,听两种声音,看一个颜色,这种简单的感官练习能快速把注意力拉回当下,打破焦虑循环。 刷到这个新闻,心里真是咯噔一下,好好一个人,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万幸人是救回来了,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大哥醒来第一件事,估计是后悔,然后是后怕,也算是鬼门关前走一遭,彻底活明白了。” “我们小区去年也有个小伙子,因为工作被裁了想不开,爬到楼顶,被消防员和邻居劝下来了,现在自己开了个小店,日子过得也挺好,所以啊,真别钻牛角尖,过了那个坎儿,回头看看都是小事。” “房贷、车贷、孩子教育,哪一样不是大山?成年人崩溃可能就在一瞬间。” “现在很多年轻人压力大,但表达方式不一样。有的人是闷着不吭声,突然爆发;有的人是整天喊‘躺平’,其实比谁都努力,关键还是得有个能说真心话的地方。” “没啥过不去的坎,找朋友喝顿酒,大哭一场,或者去跑个五公里,发泄出来就好了。”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现在很多心理咨询热线是免费的,打个电话聊聊不丢人。” “其实跳桥这种极端行为,往往是一时冲动,要是当时有个电话进来,或者有人路过问一句,可能结果就完全不同,所以咱们平时多留意身边人的状态,一个眼神一句问候,说不定就能拉人一把。” “这种行为太不负责任了,有没有想过桥上车来车往,突然停车多危险?要是砸到桥下的人怎么办?自己的命要紧,别人的命也一样重要啊!” “除了劝人想开点,社会支持系统更重要,心理咨询能不能更普及、更便宜?社区有没有容易找到的帮助渠道?这些实际问题解决了,才能真正帮到人。” 在你看来,当一个人被负面情绪淹没、感觉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身边人做什么样的举动或说哪一句话,最能给他“拉一把”,带来真正的支持和温暖?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或经历。 信源:齐鲁壹点

0 阅读:2
小史善始善终

小史善始善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