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特朗普不参加峰会,跟中国谈完就走了,一刻也不多待?这事说穿了就是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算得门儿清,此行的实惠全拿到手了,多余的场面压根懒得应付。他这趟亚洲行本来就没把峰会当主角,从日本到韩国再到釜山,每一步都是冲着“捞实在的”去的,峰会不过是个顺带的场子。 特朗普商人出身,这点在他外交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总把国家间的事当生意谈,讲究投入产出,讨厌空谈的多边会议。像APEC这种大论坛,在他眼里就是浪费时间,谈不出实惠。他偏爱一对一的会晤,能直接敲定协议,显出个人魅力。过去任期,他就退群TPP,觉得不划算。现在重返白宫,作风没变,亚洲行重点是捞好处,而不是参加什么峰会。说白了,他算盘打得精,目的达到就闪,不拖泥带水。这次韩国行,跟中国会晤后直接上飞机,峰会开幕都不瞧一眼,典型商人作风。 特朗普亚洲行从日本起步,那边承诺大笔投资,美国半导体和新能源产业受益不少。日本砸钱3000亿进芯片厂,2500亿搞电池项目,总额5500亿。他没给啥实质回报,就口头表态支持。日方图啥?无非想稳住同盟关系,避开贸易战火。你知道,日本经济依赖出口,美国市场关键,特朗普关税威胁一出,他们得赶紧示好。他在东京待了几天,谈完就走,没多纠缠。投资承诺对美国来说是实打实的钱,能刺激就业,拉动增长。他这步棋下得稳,商人眼界看准了。 转到韩国,特朗普继续他的捞实惠模式。韩国同意3500亿投入,分摊到国债和造船合作上。2000亿买美国国债,帮着稳金融;1500亿搞联合造船,技术上美国占优。他甩了个核潜艇合作的空头支票,韩国船厂条件有限,产能不足,落实起来难。但韩国急需安全保障,对抗北方威胁,就咬钩了。特朗普没承诺具体时间表,就这么糊弄过去。韩国花仨月复刻金冠招待他,吃金箔蛋糕,这些排场他照单全收,但眼睛盯着协议。谈完这些,他心里有数,实惠到手了。 赶到韩国釜山,特朗普日程紧巴巴的。只参加CEO午宴,讲几句双边贸易的好处,就直奔重点:跟中国会晤。中国领导人一到,他就上前握手,十秒钟不放。闭门谈了一个多小时四十分,聊稀土、AI算力、新能源补贴。美国松口让步,中国底线是技术别全断,市场对等。协议框架一定,白宫连发五条消息,全夸这次见面,峰会其他事儿提都不提。特朗普急着走,因为峰会多边讨论在他看来没啥用,虚头巴脑的。他只在意一对一的实效,这次拿到了贸易松绑,作为国内卖点。 特朗普这么急着离开,根子在美国国内压力大。通胀高居不下,第三季度老百姓多掏1.8%钱买东西,全赖对华关税。工厂想迁回国,成本高得吓人,供应链乱套。科技围堵还惹盟友不满,日本韩国抱怨芯片短缺。国内企业主和华尔街只关心东西便宜不,选民在意就业稳不稳。这些麻烦,中国能帮疏解,通过协议降关税、稳供应。特朗普抓着这些成果,赶紧回去宣传,免得国内舆论炸锅。他向来见好就收,不爱在多余场合耗着。 峰会本身对特朗普没吸引力。APEC21个成员,谈贸易投资,人口占全球近四成,货物贸易过半。但他嫌多边机制低效,过去就退过群,这次重蹈覆辙。结果中国领导人留下来,参加开幕,强调合作团结,定位中国为多边主义捍卫者。美国缺席,影响力减弱,亚洲国家看在眼里。特朗普这选择,符合他一贯蔑视大论坛的调调,偏好能出头条的一对一。峰会联合声明差点发不出来,像2018年那样,因为美中分歧。但韩国斡旋,总算过了关。 特朗普商人本色,让他外交务实到骨子里。从日本韩国捞投资,从中国拿贸易让步,全是真金白银。峰会那些流程、闭幕式,在他算盘里不值一提。目的达成就撤,下一场“生意”等着呢。这趟行,他没把自己当传统政客,纯属商人算利益。2026中期选举近了,以前靠批中国拉票,现在得秀实绩,芯片电池便宜点,选民才买账。他这步走得准,盟友投资稳经济,对华协议缓压力。 返回美国,特朗普利用亚洲行成果大肆宣传。白宫记者会,他强调投资和贸易框架帮降成本。走访工厂华尔街,展示协议益处。国会共和党推立法,调整对华政策。选举前,他加大力度,支持候选人。共和党保住多数,他的经济议题继续主导。第二任期末,2028年交棒,他退回商业圈,偶尔露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