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啥不收割印度?不是美国不想收,而是它真的啃不动。印度这国家,从根儿上就跟其

小茹吖 2025-11-04 14:54:51

美国为啥不收割印度?不是美国不想收,而是它真的啃不动。印度这国家,从根儿上就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连老美都得栽跟头! 先说说老美为啥想收割印度。这些年中国产业链越来越硬,老美想把制造业从中国迁走,印度成了它眼中的 “接盘侠”。 印度有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市场潜力又大,老美本想把印度打造成下一个 “收割基地”。可真到了实操阶段,老美才发现,印度这盘子根本不是它想撬动就能撬动的。 印度的非正式经济,堪称老美收割路上的第一道 “拦路虎”。这部分经济占印度 GDP 的 40% 到 50%,相当于大半个印度经济都游离在正规体系之外。 小商贩、街头作坊、家庭手工业遍布全国,这些从业者大多用现金交易,连银行账户都没有,更别说美元化了。 老美收割的核心逻辑,是通过金融市场操控货币和资产价格,可面对这一滩 “浑水”,老美的金融工具根本无处下手。 更让老美头疼的是印度的制造业和供应链。老美本来想把苹果、三星这些企业的生产线迁到印度,既削弱中国产业链,又能通过控制印度制造业实现收割。可现实狠狠打了老美一巴掌。 苹果在印度布局了好几年,2023 年印度生产的苹果手机占全球产能也才 7% 左右,而中国占比超过 60%。为啥产能上不去?印度的供应链太薄弱了。 一部手机有上千个零部件,印度本土能生产的不足 30%,大部分还得从中国进口。物流效率更是拉胯,印度港口的平均清关时间要 14 天,而中国宁波港只需要 4 天。 富士康为了配合苹果的印度计划,在泰米尔纳德邦建了工厂,结果招工后发现,熟练工人占比只有 20%,剩下的都得重新培训。 而中国的富士康工厂,熟练工人占比能达到 80% 以上。培训需要时间和成本,可印度工人的流动性还特别大,刚培训好就跳槽,企业只能反复投入。 老美本想让印度承接高端制造业,结果印度连基础的生产配套都跟不上,收割的前提都不存在,谈何下手? 印度的金融管制,更是给老美的收割计划上了 “枷锁”。老美收割其他国家,靠的就是资本自由流动 —— 热钱自由进出,才能在资产价格涨跌中套利。 可印度偏偏不按这个规矩来,对外资的流入流出管得严严实实。 外资想撤资超过一定规模,必须经过央行审批,还得缴纳高额税费;卢比也不能自由兑换,汇率由印度央行牢牢掌控,想通过做空卢比赚钱,难度堪比登天。 地缘政治和印度的内部矛盾,也让老美难以下手。老美想拉拢印度加入 “印太经济框架”,把印度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可印度一直打着 “不结盟” 的小算盘,只想要好处不想尽义务。 “印太经济框架” 的关键条款涉及市场开放、知识产权保护,印度担心这些条款会冲击本国农业和中小企业,迟迟不肯签字。 老美想通过政治施压逼印度就范,可印度转头就和俄罗斯眉来眼去,继续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和武器,根本不把老美的警告当回事。 说到底,美国不收割印度,不是心慈手软,而是印度的自身结构和发展现状,刚好避开了老美的收割套路。 老美这几年对印度的态度,从一开始的 “寄予厚望” 到后来的 “无可奈何”,其实就是认清了现实 —— 印度这盘棋,它根本下不动。 未来老美可能还会尝试各种办法,想从印度身上捞好处,但只要印度的核心特点没变,老美大概率还是只能看着这块 “肥肉”,却啃不动、咽不下。

0 阅读:49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