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称台湾只是冰山一角,中国与美国,不是谈不谈得拢的问题,而是根

掘密探索 2025-11-04 15:07:07

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称台湾只是冰山一角,中国与美国,不是谈不谈得拢的问题,而是根本没得谈,崔天凯一句话讲穿现实:美国压根不想和中国来场真心实意的对话。 美国在台海问题上,那叫一个“双标玩得溜”,嘴上说“维持现状”,结果呢?《与台湾关系法》一签,对台军售一搞,政客窜访一跑,军舰穿台海一过,这哪是“维持现状”?分明是把台湾当成了遏制中国的棋子。   2022年佩洛西访台后,解放军直接环岛演训常态化,美国这才发现,自己那套“台湾牌”根本唬不住人,但崔天凯看得更透:台湾问题只是美国对华战略的“明牌”,真正藏在桌子底下的,是科技、经济、地缘政治的全方位围堵。   科技领域,美国对华为的封杀,那叫一个“绝”,2019年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2020年切断芯片供应,2023年还拉上盟友一起围剿中国半导体核心技术。   结果呢?华为2025年营收倒是回升了,但海外市场占比从六成跌到不足三成,等于被美国硬生生逼回了本土。   经济领域,美国一边喊“公平竞争”,一边用《芯片与科学法案》补贴自家企业,打压中国新能源、5G等产业,地缘政治上,美国在南海拉帮结派,在芬太尼问题上甩锅,甚至在文化教育交流里搞小动作,这些操作,哪是“欢迎合作”的架势?   崔天凯说,中美之间的矛盾,早不是几场会面、几份声明能解决的。 美国从来没接受过一个不玩西式民主却能成功崛起的大国,从苏联到日本,再到中国,美国对华政策一直带着冷战思维的影子,它容不下中国在政治制度、文化种族上的差异,更容不下中国在高科技、制造业、地缘影响力上的追赶。 美国法律上脱离种族主义没多少年,1924年还搞《种族完整法案》,禁止跨种族通婚,直到1967年才废除,这种历史遗毒,让不少美国政客潜意识里觉得“黄种人国家”不该崛起。 再说了,美国维持全球霸权几十年,政策惯性比大卡车还难掉头,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从军备竞赛到舆论围攻,美国早就形成了一套“打压竞争对手”的熟练套路,要它放弃这套玩法,等于让惯犯主动交出武器,可能吗? 美国政治圈里,个人和家族利益往往比国家利益还大,缓和中美关系,意味着要背“通敌”的黑锅,更意味着要放弃高端产业的垄断利润,这种利益结构,决定了美国对华政策必然走向“对抗优先”。 崔天凯说“没得谈”,不是关上沟通的门,而是撕开了美国“表面谈判,实质压制”的虚伪面纱,过去几年,中国多次表达合作意愿,结果美国总在关键时刻加码、出尔反尔。   贸易谈判谈着谈着,突然加关税,气候合作说得好好的,转头就退群;军事热线恢复没几天,又派军舰来挑衅,这种“谈判”,纯属浪费时间。   美国的焦虑,说白了就是怕被中国超越,它不愿看到一个在高科技、制造业、地缘影响力上能跟它平起平坐的大国出现,所以不惜拉拢盟友、打压芯片产业链、限制中国企业上市,甚至在文化教育交流里搞小动作,但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靠谁的“善意”施舍,而是靠14亿人拼出来的。   对中国来说,与其纠结“美国为什么不愿谈”,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科技领域,华为的昇腾910芯片、中芯国际的14nm产能,都是打破封锁的硬实力。   经济领域,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内需市场,是应对任何围堵的底气;外交领域,“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命运共同体,正在打破美式标准的垄断。   美国要是继续用冷战思维看中国,用霸权逻辑处理国际事务,只会加速自己信誉破产,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开放合作的道路,正在赢得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毕竟世界不需要一个颐指气使的“教师爷”,而需要一个真正尊重多元、遵守规则、推动共赢的负责任大国。   崔天凯的话,不是悲观预言,而是看透后的清醒判断,中美之间到底还谈不谈得拢?答案不在北京,而在华盛顿,只要美国一天不放弃遏制中国的执念,所谓的“对话”就只能是表演,所谓的“合作”就只能是陷阱。   真正的和解,得美国先放下傲慢,学会平等相待,这条路,美国还没准备好走,但中国,早就等在前面了。

0 阅读:1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