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戒酒吗?医生发现:过了63岁以后,戒酒前要注意这8件事 都说喝酒伤肝,可为啥有些喝了几十年的老人,突然戒酒反而住了院? 上个月社区体检,72岁的张叔就出了这情况——喝了四十多年酒,听人说年纪大了必须戒, 硬扛着一周没沾,结果心慌手抖、夜里盗汗,查出来是酒精戒断反应。 其实过了63岁,身体代谢早跟年轻时不一样,盲目戒酒可能比喝酒更危险。 世界卫生组织有组冷门数据:65岁以上长期饮酒者,突然停酒3天内, 发生心血管意外的风险会飙升37%,这比偶尔喝两口的风险还高。 西医说这是因为长期酒精刺激让中枢神经适应了,突然撤掉就像“断了电”; 中医也讲“酒为百药之长,但过则为毒”,老年人体虚,骤戒容易“气血逆乱”。 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别“一刀切”,得先算自己的“饮酒量”。每天喝不超过一两白酒, 或者半瓶啤酒,且没有肝病、胃病的老人,没必要急着全戒,慢慢减更稳妥。 第二件是戒酒前必须查肝功能和电解质,很多老人肝酶高自己不知道, 突然停酒可能诱发肝损伤加重,电解质紊乱还会让人手脚无力、心律不齐。 第三件要注意“替代法”,嘴里没滋味时别空着,泡点陈皮茯苓水, 中医说这俩能健脾化湿,既解酒瘾又不伤脾胃,比硬扛着强。 第四件是观察睡眠,戒酒初期容易失眠,别忙着吃安眠药, 睡前用酸枣仁煮水喝,西医也认可这种植物成分能调节睡眠周期。 第五件要避开头三天的“危险期”,这时候最容易出心慌、血压波动, 家里最好备个血压计,每天早晚量一次,超过140/90就得及时就医。 第六件是别一个人扛,告诉家人自己在戒酒,让他们帮忙盯着情绪变化, 很多老人戒酒后会烦躁、抑郁,有人陪着说话比啥都管用。 第七件是调整饮食,多吃点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像燕麦、瘦肉、鸡蛋, 这些营养素能修复酒精损伤的神经细胞,西医常用来辅助戒酒治疗。 第八件是如果喝了三十年以上,或者每天超过三两酒,一定要去医院“借力”, 医生会用些温和的药物帮着过渡,比自己硬戒安全十倍。 说到底,老年人戒酒不是“非黑即白”的事,关键是“顺其体质”。 与其纠结“戒不戒”,不如先搞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慢慢来,比啥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