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乌克兰人聊到自家总统时曾说:“我知道不少中国人觉得泽连斯基以前是喜剧演员,当总统像个笑话。但2019年大选,我、我爸妈还有亲戚朋友都投了他,总共73%的乌克兰人选了他,这其实是因为我们对前总统波罗申科太失望了。” 2019年乌克兰总统大选结果出来时,不少人盯着73%这个数字犯嘀咕,一个演总统的喜剧演员,真能管好一个饱经战乱的国家? 外人看不懂的选择,在乌克兰人心里其实特别明白,这票不是投给泽连斯基的演技,是投给旧日子的“休止符”。 他们太想和那些把国家拖进泥沼的政客,彻底划清界限。 在泽连斯基之前,波罗申科握着乌克兰的方向盘干了五年,这五年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紧巴。 超市里的面包价格涨了又涨,工资单上的数字却总在缩水,有能力的人要么去西欧打黑工,要么干脆带着家人移民。 经济数据摆在那,GDP常年在欧洲垫底,货币格里夫纳贬值贬到让人心慌。 可有意思的是,国家越穷,总统家族的腰包越鼓,波罗申科原本就是巧克力大亨,执政期间借着乌东战事的由头,把自家企业的生意做到了军工领域,资产翻了好几倍。 前线士兵缺衣少食,他却在海外购置豪宅,这种对比搁谁身上都寒心。 腐败在那几年成了乌克兰的“常见病”,办事得托关系塞红包,公职岗位明码标价,就连国际社会援助的抗疫物资,都能被层层克扣。 普通人家孩子想进公立医院,不打点根本排不上号,这些糟心事积攒多了,就成了压垮民心的大山。 波罗申科连任竞选时还在喊“和平”口号,可街头的老百姓早就不买账了,抗议标语直接写着“巧克力总统,别再骗我们”。 泽连斯基就是这时候走进了大众视野,他演的《人民公仆》里,那个意外当总统、专跟腐败分子对着干的中学历史老师,简直就是老百姓的“嘴替”。 剧里的台词“官员就该为人民服务”,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他宣布参选时,没人把这个“跨界选手”当回事,政界老手都觉得他是来凑数的。 可他不搞复杂的政治口号,走到选民中间就说“我跟他们不一样”,承诺把贪腐官员拉下马,把民生福利提上来。 这种直白的态度,反倒戳中了厌烦了空话套话的民众。 上台后的泽连斯基没让人失望,头半年就拿寡头开刀,冻结了好几家涉案企业的资产,把一批违纪的高官送进了监狱。 他还推动议会通过新法案,要求公职人员公开财产,谁敢藏着掖着就严肃处理。 这些动作不算惊天动地,却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至少有人真的在解决问题。 其实乌克兰人的要求从来都不高,有份能养家的工作,孩子能安安稳稳上学,晚上出门不用担惊受怕。 他们选泽连斯基,不是不知道他没执政经验,而是实在没别的选择。 那些老牌政客轮流坐庄,把国家折腾得千疮百孔,换张新面孔,哪怕是张“喜剧脸”,也比在老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强。 这73%的支持率,本质上是普通人的求生渴望,每个选票背后,都藏着一个家庭的期盼,盼着物价能稳点,盼着腐败能少点,盼着日子能好过点。 政治从来不是精英的游戏,而是老百姓用脚投票的现实,泽连斯基的幸运,在于他出现在了民众最想改变的时刻。 人民要的从来不是完美的领袖,而是能把他们的日子放在心上的人。 那些糊弄民众的人,迟早会被民众抛弃,这才是所有政治游戏里,最铁的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