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的结局,所有人都猜中了开始,却没人猜中结尾。三年血战后,乌克兰最大的心愿竟是回到2022年前,但此时,“朋友”和“敌人”纷纷露出真面目,一个伸手要地,一个张口要钱,不知泽连斯基是否后悔,只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谁能想到,2019年那个喊着“终结战争”的喜剧演员,会把国家拖进三年持久战。泽连斯基当年靠反战口号当选,就职典礼上还特意邀请顿巴斯地区代表,承诺“三个月内推动和平协议”。可2022年冲突爆发后,他转身喊着“战斗到最后一人”,把乌克兰变成了大国博弈的棋盘。 如今的战场早已不是“保家卫国”那么简单。俄罗斯已经实际控制顿巴斯全境、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大部分地区,总面积超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比利时。普京今年9月明确表态,“新并入领土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意味着乌克兰想收回失地,比登天还难。 西方“朋友”的嘴脸更现实。美国累计援助乌克兰650亿美元,却在2025年国会中期选举后突然变脸,要求乌克兰用黑海港口管理权、农业资源开采权做抵押。欧盟援助的400亿欧元,附带了“2030年前完成私有化改革”的条件,相当于逼着乌克兰卖掉国企、放开市场。 更讽刺的是,那些曾经喊着“挺乌”的欧洲国家,现在纷纷自顾不暇。德国因对乌援助导致能源价格暴涨,工业企业倒闭数同比增加37%;波兰直接叫停对乌粮食进口,还扣押了乌克兰的化肥船只。所谓的“盟友情谊”,在本国利益面前碎得一文不值。 泽连斯基不是没试过妥协。2024年11月,他私下派特使和俄罗斯谈判,愿意放弃加入北约,只求归还顿巴斯部分地区。可俄方的回应很直接:“现在谈,条件只会比2022年更苛刻”。西方那边更不客气,美国白宫直接放话,“如果停火,援助立刻终止”。 乌克兰民众的日子早已苦不堪言。联合国数据显示,全国40%的基础设施被毁,1400万人流离失所,年轻人要么战死沙场,要么逃往国外。基辅街头的征兵海报贴满墙面,16岁以上男性不准离境,连残疾人都被要求服辅助兵役。 当年泽连斯基要是能守住竞选承诺,不盲目倒向西方,不拒绝俄罗斯的安全诉求,或许就不会有这场灾难。现在乌克兰欠外债超1100亿美元,人均债务达2.5万美元,就算停火,几代人都要为这场战争还债。 所谓的“朋友”只想要利益,所谓的“敌人”只想要土地,唯独乌克兰的命运,没人真正在乎。这场战争早就告诉我们,小国把自己绑在大国战车上,最终只会沦为牺牲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