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迪克今天接受采访,说他对拉拉维亚一点都不意外。
“我一点也不意外。这就是为什么在自由球员市场开启时,他是我第一个联系的人。我认为他能在高水平上完成多项任务,而这个联盟里太多时候我们只有超级巨星和功能型球员。很多球队的阵容构建都是如此。坦白说,大部分球员都逃不开这两种类型——要么是吃饼护框型内线,要么是3D球员,或是无球跑动射手,亦或是单防专家。这些固定模板之外,能兼顾多项技能的球员实在凤毛麟角。正因如此——我不是拿他和约什·哈特比较——但哈特在纽约这些年确实每晚都能多面贡献。有时候杰克即使得分不上双也能影响比赛,这样的球员如今联盟里可不常见,所以我们得到他时非常兴奋。
我认为他的成长方向是成为更高效的高产量三分射手。去年他三分命中率超过42%但出手较少,等我们全员健康时,他每晚能打25到30分钟,除了完成其他任务,还会获得大量空位机会。他需要继续进化成高效的多产三分射手,而这并不会影响他其他方面的贡献。”



用户10xxx29
阿摊·篮球课堂——球权、出手次数、球权使用率、命中率——(1)球权包括:一是静态球权,即持球时间;二是动态球权,即倒球入手的次数——(2)静态球权越多,可供思考与观察的时间越长,选择余地越大,通常命中率越高——(3)动态球权越多,可供出手的频次越大,在“自己攻,还是别人攻”的问题上有更多支配权——(4)球权使用率=个人出手次数 除以/ 全队出手次数,该指标与动态球权有联系,但是并不等同于动态球权,同时它体现不出 静态球权——(5)在球权和出手问题上,有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纯射手,比如雷阿伦、克莱,静态球权几乎没有,动态球权一般化,他们的每次动态球权都转化成了出手,如果不是因为极强的心理素质和投射能力,命中率会很惨淡——(6)第二种是所谓“持球大核”,比如阿摊:海量的静态球权,使得他拥有最宽裕的思考时间与抉择机会;海量的动态球权,可以让他在“自己攻还是别人攻”方面最自由地切换! 这种球权优势,使得他可以用最经济的出手确保最高的命中率!——(7)正是基于如此,阿摊通常会用“低出手次数(或球权使用率)+高命中率”去吹嘘自己、贬踩他人——狐狸的道道,逃不过猎人的火眼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