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中国没中标!泰国高铁选择日本人建设,建成后让泰国欲哭无泪。一辆贴着“测试中”的日本高铁,顶着“时速300公里”的名号,居然被摩托车轻松超车。 泰国高铁这桩买卖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低价陷阱”现身说法,2015年那场竞标里藏的猫腻,早在十年前就埋下了如今尴尬的伏笔。 2015年项目刚启动时,中日的方案其实对比很鲜明。中国当时拿出的是实打实的 “全包方案”,从勘测设计到施工建设,再到后期的运营维护和人员培训,一站式搞定,贷款利息也给得很低,还愿意承担项目风险。 可日本那边主打 “新干线牌”,吹捧着技术成熟、安全性高,再加上承诺低息贷款、免费技术指导和五年维修优惠,一下就挠到了泰国想靠 “先进技术” 撑场面的心思。 泰国新政府当时觉得日本技术更靠谱,二话不说就把项目给了日本,日本也是拍着胸脯说这条线路要用新干线技术,时速能到300公里,结果协议签了快十年,具体路线、开工时间还没个准信,更别说兑现时速承诺了。 有当地网友拍过测试段的画面,贴着“测试中”的列车慢悠悠地跑,旁边摩托车一加油门就超了过去,这哪是高铁,连城际快铁的速度都比不上。 更糟的是预算早就失控了,最初说总预算超1万亿日元,现在光前期调研和设计费就追加了好几次,泰国财政被套得牢牢的,想停都停不下来——毕竟低息贷款是有条件的,中途撤资得赔一大笔违约金。 反观中国接手的曼谷到廊开线路,没有花里胡哨的承诺,全是实打实的推进。 这条呈“人”字形的铁路是泛亚铁路中线的关键一段,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客货两用的实际需求,设计时速250公里,实际运行虽然控制在160到180公里,但胜在稳定可靠,还能和中老铁路对接,把泰国的大米、热带水果快速运到中国,运输成本比空运低三分之二,这可是真金白银的实惠。 2017年就开建了首段3.5公里,2022年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到2025年二期工程都通过环评要开工了,一期曼谷到呵叻段已经完成近40%,预计2027年左右就能试运营,从曼谷到廊开的时间能从11小时缩到3小时左右,这种效率在日本项目里想都不敢想。 中国方案的靠谱还体现在细节里。知道大城站靠近世界文化遗产,特意把高架轨道从19米降到17米,反复做遗产影响评估,既不耽误工期又照顾当地需求。 不像日本,光拿“技术先进”说事儿,却压根没考虑泰国热带气候对新干线系统的影响,前期调研连基础的地质适配性都没做扎实,导致测试阶段频频出问题。 更关键的是,中泰铁路全用中国技术和装备,建成后前三年还有中方负责运维,泰国工人跟着学技术,根本不用怕后续维修被“卡脖子”——这比日本那五年维修优惠实在多了,毕竟真出故障了,能立刻解决问题才管用。 现在泰国官员私下都承认,当初选日本是看走了眼。 日本新干线出口本来就毛病不少,印度那个项目折腾十年还没通车,预算翻了好几倍,泰国这条线路照这节奏,怕是猴年马月才能用上。 而中国这条线路一旦通车,不仅能带动泰国东北部经济,还能连接老挝、中国,成为东南亚的交通枢纽。 那些当初觉得中国方案“不够优惠”的人,现在看着日本项目的烂摊子,再看看中泰铁路一天天成型,心里早就清楚幸亏中国没中那个“坑人的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