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中国的,日本表态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与中国会面时的一句话,让整个东亚的空气都紧了几分,她明确表示,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将坚持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中的立场,那份联合声明白纸黑字,一目了然,日本明确表达,对中国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立场。 要明白这话的分量,得先说说1972年那份联合声明是怎么来的。在此之前,日本跟台湾还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说白了就是跟着美国的节奏走,承认蒋介石政权,甚至还搞出个“台湾管辖权未定论”的说法,本质上就是在台海问题上含糊其辞。 但1971年尼克松突然访华,这记“尼克松冲击”直接把日本打懵了,佐藤内阁因为跟不上形势直接垮台,田中角荣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喊出要跟中国建交,毕竟当时日本民间盼着中日友好的呼声已经压不住了,再拖着对日本的经济和外交都没好处。 田中角荣9月25日刚飞北京,周总理就带着姬鹏飞、乔冠华这些外交高手跟他谈,核心就绕不开台湾问题。 中国这边早把底线划得清清楚楚,也就是“复交三原则”:必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必须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必须废除日本跟蒋介石当局签的那个非法“和平条约”。这三条少一条都免谈,毕竟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里的核心,没商量的余地。 日本那边一开始还想打擦边球,琢磨着能不能既跟北京建交,又跟台北留点念想,但谈判桌上根本没这个空间。最后没办法,只能全盘接受中国的立场,9月29日签的联合声明里,第三条白纸黑字写着:中国重申台湾是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这一立场,还得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 别小看《波茨坦公告》这茬,里面明确写着台湾要归还给中国,等于日本从法理上又把自己框死了,想翻供都没依据。 更关键的是,这份声明可不是空口白话,是中日关系的“定海神针”。之后1978年的和平友好条约、1998年的联合宣言、2008年的战略互惠声明,这四个政治文件层层加码,每次都把“一个中国”原则再强调一遍,等于日本反复给自己戴紧箍咒。 而且中国为了促成邦交,还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这份诚意换回来的,就是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必须守的规矩,这账算得明明白白。 2025年有个日本国会议员故意找茬,提交质询说联合声明“没有法律约束力”,想给地方议员窜台开绿灯,结果中国外交部直接驳斥,日本政府自己也没敢真的推翻之前的立场,毕竟真要是破了这个例,中日之间的贸易、外交全得停摆,日本可承受不起这个代价。 还有之前台湾地区搞地方选举,个别日本政客跳出来“祝贺”,甚至偷偷窜台,立马就被中方盯上,驻名古屋总领事直接在日本报纸上发文敲打,说这是违背四个政治文件精神,等于直接把日本的不地道摆到台面上。 这些年日本政坛再怎么折腾,从田中角荣到高市早苗,历任首相都得把遵守联合声明挂在嘴边,不是他们多讲信用,是实在绕不开。要知道中日贸易额每年都几千亿美元,日本的汽车、电子元件大量靠中国市场,要是在台湾问题上踩红线,这些好处全得泡汤。 而且国际社会180多个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日本要是敢公然违背,等于在国际上自绝后路,这种赔本买卖没人会做。 所以高市早苗强调坚持声明立场,本质上是认清楚了现实: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的“高压线”,碰不得。这份1972年的声明早就把规矩立好了,日本要是敢撕毁,等于亲手砸了自己的外交根基,之前几十年的合作成果全得归零。 那些想在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的日本政客,也就是喊喊口号,真要动真格,先得掂量掂量联合声明背后的历史分量和现实利益,毕竟没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