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特朗普在迈阿密表示 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对南非进行指责,称南非不应在二十国集团中,并重申他不会出席本月晚些时候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约翰内斯堡峰会。 特朗普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一个会议上称:“南非将举行二十国集团峰会。南非根本就不该在二十国集团里。因为那里(南非)的状况太糟糕了。我不会去的。” 南非政府因2023年12月向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而开罪美国。今年以来,两国关系一直紧张。特朗普政府先是以南非颁布《征用法案》构成对白人“种族歧视”为由切断对南非援助,之后又驱逐了对特朗普发表批评言论的南非驻美大使。 今年5月,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时突然展示一些视频和剪报,指责南非正出现“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拉马福萨当场否认,指出所谓南非白人正逃离暴力和“种族主义”法律的说法站不住脚。 今年9月,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长拉莫拉曾表示,不想猜测特朗普决定不来南非参会的原因,相信此次峰会依然能够取得“雄心勃勃的”成果。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定于11月22日至23日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美国副总统万斯计划出席此次会议。 下任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是美国,任期为2025年12月1日至2026年11月30日。 特朗普这张嘴啊,总能在国际舞台上掀起一阵风浪,这次他把矛头直指南非,仿佛在演一出外交版的“脱口秀”。但你仔细琢磨,这些话里藏着多少偏见和短视?南非,这个非洲大陆的经济引擎,在特朗普嘴里成了“不该在G20里”的局外人。真让人哭笑不得,G20本就是个全球合作的大家庭,南非作为代表非洲声音的关键成员,它的存在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否定的。想想看,南非从种族隔离的废墟中崛起,到今天成为区域领袖,这段历程充满了韧性和智慧。特朗普的指责,更像是在用老套的“美国优先”剧本,试图掩盖更深的政治算计。 说起来,美南关系闹到这一步,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去年底南非在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直接戳中了美国的敏感神经。特朗普政府向来把以色列当铁杆盟友,这下可好,南非的举动等于在太岁头上动土。然后呢?美国反手就切断援助,还把南非大使赶出门,这出戏演得够狠。但真相是什么?南非的《征用法案》本意是纠正历史不公,促进土地改革,却被特朗普扭曲成“种族歧视”。拉马福萨总统当场反驳的那一幕,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他站在那里,不卑不亢,用事实戳穿那些虚假的视频和剪报。这种对峙,不只是两国之间的摩擦,更是全球正义与霸权主义的较量。 你瞧,特朗普总爱用“状况太糟糕”来形容南非,可他自己国家的内部问题呢?种族矛盾、社会分裂,哪一样不是火烧眉毛?这种双重标准,活脱脱像极了童话里那个指摘别人衣服破旧的皇帝。南非的现状,确实有挑战——贫困、失业、犯罪,但这些是后殖民时代遗留的复杂课题,需要的是合作与支持,不是高高在上的指责。G20峰会本该是解决问题的平台,特朗普却选择缺席,这无异于在关键时刻拆台。别忘了,下届轮值主席国就是美国,现在这么一闹,未来怎么服众?国际社会看在眼里,心里都有一杆秤。 南非这边,倒显得格外沉稳。拉莫拉部长的那番话,轻描淡写中带着自信,他们不打算在特朗普的言论上浪费口水,而是聚焦于峰会的成果。这种姿态,恰恰彰显了一个成熟国家的风范。G20不是谁的私人俱乐部,它是全球经济的引擎,南非的参与带来了非洲的视角和需求。从气候变化到贸易公平,南非的声音不可或缺。特朗普的缺席,或许反而给了其他国家更多空间,去推动更具包容性的议程。 回过头看,特朗普的外交风格总带着点戏剧性——突然的指责、任性的退群,像极了街头小贩的吆喝,热闹却缺乏深度。但国际政治不是真人秀,它需要的是耐心和智慧。美南关系的紧张,折射出全球秩序的重构:旧有的霸权在动摇,新兴力量在崛起。南非站在这个十字路口,既是受害者,也是变革的推动者。我们不妨想想,如果连G20这样的多边机制都被个人情绪左右,那未来的合作之路该有多坎坷? 这场风波背后,还有更值得深思的东西。特朗普的言论不只针对南非,它暴露了一种危险的倾向——用孤立主义代替对话,用偏见代替理解。世界在变小,问题在变大,从疫情到经济衰退,哪一样能靠单打独斗解决?南非的坚持,提醒我们包容的重要性。尽管美国副总统万斯会出席峰会,但这能否修补裂痕,还得看实际行动。 说到底,国际关系就像一场漫长的舞蹈,有时优雅,有时踩脚。特朗普的缺席,或许会让这场G20峰会少了点喧嚣,但多了一份务实。南非的旅程还在继续,它的故事是抗争与希望的交响曲。我们作为旁观者,不该只被表面的争吵迷惑,而要看到更深层的人性挣扎——每个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