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宣布   东方大国于2025年11月5日宣布,11月10日才正式生效。在

史之春 2025-11-07 17:59:43

东方大国宣布   东方大国于2025年11月5日宣布,11月10日才正式生效。在未来一年内将继续暂停对美国商品24%的加征关税,同时保留10%的加征关税税率。   这政策中间五天的缓冲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真是卡得恰到好处。要是当天宣布当天就生效,美国那边说不定手忙脚乱,回头还得怪咱们没给准备时间;可要是给个十天半个月,他们又该拖着不办事,说不定还想趁机讨价还价。   就这五天,刚够他们把消息传到白宫、企业那边,却没多余时间搞些虚头巴脑的小动作,这不就是逼着他们赶紧坐下来正经琢磨嘛。而且这时间点也巧,正好能让那些在海上飘着的货船赶个趟,比如美国农场运大豆的船,要是差几天到港,赶在11月10日前清关,就能按新政策走,不用多交那24%的税,这可不是白给的方便,美国的农民们说不定正偷偷算这笔账呢。   美国那边这会儿估计真犯难了,这到底是松口气还是接着较劲啊?你想啊,他们国内的商家早就喊着要降关税了,沃尔玛、塔吉特那些大超市,前阵子还警告政府说,要是关税太高,圣诞前货架都得空了,老百姓肯定得骂街。   现在咱们主动暂停24%,那些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企业,比如造医疗设备的、搞汽车零件的,成本一下子能降不少,他们肯定得反过来催政府别再硬扛了。可要是就这么顺着台阶下,又显得美国之前的强硬立场站不住脚;可要是不接,国内企业的抱怨声肯定更大,通胀压力也没地方疏解,你说他们能不挠头吗?   其实这招儿叫“以退为进”,表面看是咱们让了步,实际藏着大学问呢。你看那24%的关税暂停了,受益的可不只是美国,咱们自己的企业也松了口气。就说大豆吧,咱们每年要从美国买不少大豆,拿来榨油、做饲料,要是这24%的税恢复了,每吨成本得涨一百多美元,光这一项国内企业就得多花好几十亿。   现在暂停了,食用油、猪肉这些民生用品的价格就稳了,咱们老百姓买菜做饭也少花点钱。还有汽车零部件,国内车企进口的变速箱、传感器这些,关税降了之后,生产成本能低个3%到5%,新能源车出口也更有竞争力了,这不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嘛。   但咱们也没把路走死,还留着10%的关税,这可不是随便留的。那些10%的税主要针对的是高科技相关的产品,还有些敏感的农产品,一来是怕咱们自己刚发展起来的产业被冲垮,二来也是给后续谈判留个后手。   要是美国接下来谈得实在,愿意拿出诚意,说不定这10%还有商量的余地;可要是他们还想搞技术封锁、加条件,这10%就是咱们的底线,绝不能让他们得寸进尺。这就跟过日子讨价还价似的,不能一下子把底牌全亮出来,得留着点念想和底气。   而且这政策一出来,等于把球踢给了美国。之前他们总说咱们关税高,现在咱们先松了口,要是他们还拖着不回应,不仅国内企业不答应,国际上也得说他们没诚意。你看之前几次暂停关税,都是双方互相给台阶,这次咱们主动续上一年,就是告诉他们,合作才有好处,对抗只能两败俱伤。   美国那些农民,之前大豆对华出口降了不少,每年都得靠政府补贴过日子,现在肯定盼着这政策能稳住,好多卖点豆子过来;还有苹果、特斯拉那些企业,他们在华生产的零件返销美国,高关税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加成本,这会儿估计正催着政府赶紧跟上呢。   说到底,这可不是简单的让步,是算清了账本后的理性选择。这些年贸易战打下来,两边都明白,真要撕破脸谁也讨不到好。美国那边通胀压不下去,制造业成本蹭蹭涨,咱们这边也得稳产业链、保民生。   现在这样“松一部分、留一部分”,既给了市场喘息的空间,又没丢了自己的原则,这才是聪明的做法。估计接下来这一年里,两边还得接着谈,但至少这一步棋,咱们走得稳、走得妙,既显了诚意,又握了主动,美国那边想不认真应对都不行。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