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这篇《生活小知识3》只见一排整整齐齐的生活小技巧到民间生活小常识标签排列成墙,正文却只剩下六个字“生活小知识(3)”,这画面像极了深夜外卖里只剩封面图的空餐盒,让人想问厨子去哪了。 翻一翻数据才发现,这类“标签墙”账号在小红书和微博里不少,根据千瓜数据五月份的抓取,仅生活技巧类博主里有近28%靠堆叠热词冲上推荐,内容平均停留时长不到6秒,网友滑一下就走,平台却因为互动指标“稳”而继续给流量,这就是算法和创作者抱团“摆烂”的典型商业互捧。 问题来了,读者真缺那点“冬天别吃冰西瓜”的大道理吗,真不缺,缺的是把常识变场景的实用演示,缺的是对错误偏方的反证和科学原理,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再提醒“科普类博主需标注信息来源”之后,这种只有壳没有肉的内容,既无法承担公共信息责任,也可能把原本愿意分享经验的素人挤出赛道。 平台会不会出手管一管还是未知,但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点赞之前花三秒看完全文不过分,评论区追问信息出处不过分,流量是注意力投票,别把选票轻易给了空盒子,下次刷到同款标签瀑布,你会停留还是划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