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州官悄悄访华谈贸易,白宫政策摇摆引各州自救,中美基层合作暗流涌动。 中美两国刚在吉隆坡谈完事,这边美国地方官员倒先动起来了。上个月华盛顿州商务厅长阮卓来上海参加进博会,明着说是谈生意,背后意思很明白:咱们州需要跟中国正常打交道,别管特朗普怎么折腾。他说话直接,华盛顿州跟联邦政府不一样,中国是他们最大的买卖伙伴,联邦政策变来变去靠不住。 华盛顿州搞科技产业多,半导体公司全指着中国市场。州长去年就说过了,联邦搞贸易战伤的是地方饭碗。这次阮卓特意强调"可预测",意思就是地方合作不会像白宫那样说翻脸就翻脸。俄勒冈州议会代表团上个月也来了,参议长瓦格纳专门跑去深圳谈项目,人家手机厂一关,他们州果园的苹果都没法运出去了。 加州那边动作更大。纽森州长公开怼特朗普关税政策,还趁机推进新能源车对中国出口。有意思的是,加州最近在环保法案上跟联邦对着干,媒体都猜这人在练政治资本,说不定下次总统选战就冒头了。地方官员们现在都算明白账,白宫政策风向转得快,但工厂订单和农场合同拖不起。 美中贸易委员会最近开会,好多州议员都在问,怎么阻止企业迁厂。他们担心的不是政治表态,是本地工人失业。有个农业州代表说,如果关税再涨,明年苹果滞销,他们就直接飞北京谈免税通道。听起来夸张,但上周已经有三个州开始筹备明年春季的集体访华行程。 美国港口数据能说明问题,华盛顿州对华出口额去年降了15%,但地方官员谈成的新合同却涨了20%。他们学聪明了,把项目签得短一点,避开联邦政策风险。就像西雅图那个电子厂,现在跟深圳供应商签季度协议,每季度重新谈价格,灵活应对政策变化。 白宫那边动静也不小,特朗普最近常提要搞新关税,但地方官员都在打预防针。有知情人士透露,二十几个州在秘密协商成立联合办事处,专门处理对华贸易事务。纽约州跟伊利诺伊州已经先签了协议,说要共享市场信息,帮中小企业绕过联邦审查流程。 中国这边态度明确,商务部官员私下表态,地方合作优先,但要讲规矩。比如进博会上美国展区虽然小,但接待规格不减,每个代表团都有专人对接。不过要是带军工背景的企业来谈军民融合项目,门儿都没有。 最近俄勒冈州又放出风声,想把波特兰建成中美贸易中转站。他们算过,从太平洋西岸走货运到上海,比经东海岸少花两周时间。这事要是谈成了,加州肯定眼红,毕竟洛杉矶港口现在货物量掉了一半。地方官为了争项目,比联邦政府积极多了。 中美高层刚握手言和,底下各州已经在抢地盘。纽森最近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是地方行动的好时候,等下次大选结果出来,说不定又要乱套。他这话听着像是提醒,又像是警告,但不管怎么说,州一级的合作不会停,毕竟工厂还在运转,订单还得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