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条新闻,后背直发凉。美国交通部长居然公开说,如果情况再没有好转,他们可能被迫关闭整个美国的领空。你没听错,不是某个机场,不是某条航线,是整个美国的天上,不许飞飞机了。 这事儿听着像好莱坞灾难片的离谱剧本,但在美国还真就演到了现实里,所谓的 “全球最发达航空体系”,居然快被一场工资纠纷逼到停飞的地步。 核心症结说穿了特滑稽:一群管着天上飞机生死的人,被政府当免费劳力使唤了一个多月,兜里掏不出房贷钱,自然没心思稳住头顶的 “空中交通网”。 这些空管不是不想好好干活,是实在撑不下去了。从10月1日政府停摆开始,全美1.3万名空管就成了“免费打工人”,本该到手的工资一次次泡汤,到11月7日已经熬了38天。他们得管着天上成千上万架飞机的起降和航线,每天神经绷得比琴弦还紧,可转头连自家房贷都快还不上,只能到处打听无息贷款,甚至要靠慈善机构的捐赠食品过日子。有人实在扛不住,只能下班后去开网约车、送外卖,打第二份工补贴家用,累得睁不开眼还得硬撑着上塔台。 人手不够,麻烦自然找上门。空管们要么请假抗议,要么累到病倒,有些机场的塔台直接出现“真空期”,最长的居然空了6小时。10月25日一天,全美就因为空管短缺触发22次安全警报,创下停摆以来的高峰。到了11月7日,情况彻底失控:上千架次航班直接取消,是前一天的四倍,还有四千多架次延误,有的旅客在机场等了四五个小时,连起飞时间都问不到。华盛顿、纽约、休斯敦的机场乱成一锅粥,飞机在地面排成长龙,机长根本收不到空管的指挥指令,只能凭着经验慢慢挪。 交通部长急得跳脚,一边警告要关闭领空,一边让旅客给参议员打电话施压,可他没说的是,这混乱本可以避免。美国空管早就缺人,不少人每周要工作6天,疲劳上岗本就藏着安全隐患。政府停摆后,无薪工作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请假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地区的空管数量只剩停摆前的一半。为了安全,官方只能让航空公司削减航班,从11月7日起先砍4%,之后还要涨到10%,甚至威胁要削减20%的运力,可这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最讽刺的是,美国一直吹嘘自己的航空体系全球第一,却连关键岗位的员工工资都保障不了。两党为了医保福利支出吵来吵去,把联邦政府的预算拖黄了,最后买单的却是辛苦干活的空管和普通旅客。空管协会主席说得实在,就算有人硬撑着上班,满脑子想的都是柴米油盐,怎么可能全神贯注保障飞行安全?之前华盛顿机场就出过客机和直升机相撞的事故,调查结果就是空管配置不足,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忙中出错。 现在的美国航空业,就像一辆没油的跑车,看着光鲜亮丽,实则跑不动了。空管们要的不是施舍,只是应得的工资;旅客们盼的不是航班取消通知,只是一场顺利的出行。可两党还在扯皮,停摆看不到头,谁也不知道这场闹剧还要演多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