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女儿亲手结束102岁母亲生命,当赡养压垮至亲,当绝症耗尽生命尊严,“安乐死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2025-11-08 17:37:20

72岁女儿亲手结束102岁母亲生命,当赡养压垮至亲,当绝症耗尽生命尊严,“安乐死”这个争论了几十年的话题,再次摆到每个人面前。 你是否想过,若有一天至亲深陷绝境,我们该如何选择? 是拼尽全力维持生命,还是尊重体面离开的愿望? 这起日本悲剧的背后,藏着每个家庭都可能面临的养老困境与人性拷问,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聊聊,安乐死到底该不该被允许? 前段时间日本发生了件让人揪心的事:72岁的女儿实在养不动102岁的母亲,母亲摔在地上扶不起来,她一时崩溃用绳子结束了母亲的生命,之后自己去投案了。 这事儿一出来,又让大家想起了争论多年的安乐死话题。 其实好几年前,就有全国人大代表提议过给安乐死立法。 现在咱们国家老人越来越多,2025年60岁以上的就有3亿多人。 很多绝症病人到最后,浑身疼得受不了,只能靠呼吸机、插管维持生命,自己遭罪,家人也得天天陪着照顾,花不少钱还未必有用。 所以支持安乐死的人觉得,这时候让病人有选择“体面走”的权利,既减轻病人痛苦,也能让家人少受拖累,算是对生命的尊重。 但反对的人也有顾虑,怕开了这个头就收不住。 比如有些国家一开始只允许绝症老人安乐死,后来慢慢扩展到小孩,甚至有人没明确说要安乐死,也被实施了。 这就让人担心,会不会有人利用这个欺负老人、小孩这些弱势群体,比如为了家产逼老人选择安乐死。 目前咱们国家法律里,主动帮人安乐死还是算故意杀人。 不过也有一些进步,比如深圳能签生前预嘱,就是你健康的时候提前说好,万一到了临终没法说话,要不要插管、用呼吸机这些抢救措施,台湾地区也有法律,允许末期病人拒绝维持生命的治疗。 其实比起争论安乐死合法不合法,更紧急的是完善身边的养老和临终关怀服务。 日本那起悲剧,说到底还是因为老人没人帮忙照顾,要是有专业的居家护理人员,或者临终关怀机构,可能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现在咱们国家安宁疗护的资源特别少,比如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能提供临终关怀的床位才1400多张,根本不够用。 所以安乐死这事,不能着急立法。 不如先把临终关怀服务做好,让病人少遭罪,再慢慢讨论怎么制定严格的规则,比如必须病人自己主动要求、两个以上医生确认没法治了、还要等一段时间冷静期。 这样既保护想体面离世的人,也能防止有人钻空子,避免悲剧重演。 大家怎么看。

0 阅读:0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赵广宇探微一二六五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