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11月7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他已指示以色列国防军摧毁加沙地带所有地道。 卡茨这道命令来得又突然又坚决,加沙的局势一下就更乱了。他之前就说过,以军控制区里毁地道、打击武装人员都没限制,现在直接把目标扩到了整个加沙。 可能有人不清楚这些地道对加沙意味着什么,它们可不是简单的“地下通道”,而是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的“生命线”。长期以来,加沙被以色列和埃及封锁,地面和空中通道都受严格管控,武器、弹药、药品、食品这些关键物资,很多都是靠地道从外界运进来的。对武装人员来说,地道还是隐蔽作战的重要据点,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转移兵力、发动突袭,之前就多次有以军士兵在地道附近遭遇伏击。 但地道网络里不只有武装人员,还藏着大量平民。加沙地带人口密度极高,很多地道就挖在居民区、学校、医院这些地方的地下,有些甚至直接连通居民的地下室。以军要“摧毁所有地道”,必然会动用重型武器,比如空袭、地面爆破,这就意味着大量平民会被卷入战火。之前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中,就多次因为轰炸地道导致周边建筑倒塌,造成无辜平民伤亡,现在范围扩大到整个加沙,后果不堪设想。 更让人揪心的是,加沙现在的人道主义危机已经到了临界点。持续的冲突让电力、水源、医疗系统基本瘫痪,超过200万居民面临缺水、缺粮、缺药的困境,很多孩子只能在废墟里躲避战火。卡茨的命令无疑是雪上加霜,摧毁地道的行动会进一步破坏本就脆弱的基础设施,让救援物资更难进入,那些被困在地道附近的平民,很可能会陷入“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绝境。 以色列方面给出的理由是“保障国家安全”,认为这些地道对以军士兵和平民构成了严重威胁。但这种“无差别摧毁”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国际法中“保护平民”的基本原则。国际社会多次呼吁以军在军事行动中区分武装人员和平民,避免造成人道主义灾难,可以色列却一再无视这些呼吁,反而不断升级军事打击力度。说到底,所谓的“安全”不过是借口,以色列真正的目的,是通过摧毁地道网络,彻底切断巴勒斯坦武装组织的补给线,削弱其抵抗能力,从而在冲突中占据绝对优势。 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加剧双方的仇恨。巴勒斯坦民众本就对以色列的占领和封锁充满不满,以军的军事行动只会让更多人加入抵抗行列,形成“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之前的多次冲突已经证明,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无法实现持久和平,只有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双方的核心分歧,才能真正化解矛盾。 国际社会的态度也值得玩味。美国等西方国家虽然嘴上呼吁停火,但却一直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和政治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以色列的强硬立场。而阿拉伯国家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则坚决反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多次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发声,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对加沙的攻击,保障平民权益。但由于国际社会缺乏有效的干预机制,这些呼吁很难起到实质性作用。 解决巴以问题,需要双方拿出足够的诚意和勇气,放下仇恨,回到谈判桌前。同时,国际社会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外交斡旋、经济援助等方式,推动双方达成和平协议。只有这样,才能让加沙的平民不再生活在恐惧之中,才能实现巴以两国的和平共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以色列 以军加沙行动 以色列边境局势 以军封锁加沙 巴勒斯坦反战 中东狠人以色列 以色列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