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20亿挽留未果,ASML部分业务迁出本土! 11月6日,法新社报道:“光刻

史鉴奇谈 2025-11-09 07:10:34

荷兰20亿挽留未果,ASML部分业务迁出本土! 11月6日,法新社报道:“光刻机巨头ASML因荷兰政策与基建短板,即便荷兰推出升级基建优化政策,仍启动部分业务外迁,导火索是荷兰取消外籍高薪员工税收优惠,叠加住房短缺、电网故障、交通拥堵等问题,导致近四成外籍研发人才面临流失风险,ASML将目光转向政策友好、补贴丰厚的法德两国,今年官宣在法国建先进光刻研发中心,还斥1.3亿欧元入股法国AI公司深化合作,同期在德推进新厂建设,已迁移千余名员工,此次外迁既是企业应对经营困境的选择,也折射出欧洲科技竞争格局变化,荷兰的政策滞后与基建短板使其痛失部分芯片产业优势。”   荷兰政府的“贝多芬计划”没能完全奏效。当初ASML放风说要走,可把荷兰政府急坏了,他们火速搞了个代号“贝多芬计划”的特别工作组,由首相马克·吕特亲自挂帅,目的就一个:说啥也得把ASML留住。   为了表决心,荷兰政府甚至承诺砸下25亿欧元(约合195亿人民币)的巨款,专门用于改善ASML总部所在地埃因霍温地区的基建,比如升级交通网络、解决住房短缺、稳定电网什么的。这笔钱打算用在改善住房、教育、交通和电网等方面,并且政府还表示会采取措施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     不过,ASML对于这项计划虽然表示欢迎,认为它有益于埃因霍温地区的科技公司和整个荷兰,但同时也明确表示,公司需要做出的决定不是是否留下来,而是未来将在哪里发展。这意味着荷兰政府的努力并未能完全打消ASML外扩的念头。     ASML“想走”的核心原因,还是对荷兰的营商环境感到担忧。这可不是一时冲动,背后有好几重因素。     最直接的导火索,是荷兰政治气候“向右转”带来的移民政策收紧风险。在2023年11月的荷兰议会选举中,极右翼自由党(PVV)大获全胜。该党领袖海尔特·维尔德斯素有“荷兰特朗普”之称,他主张推行强硬的反移民政策,比如限制外国留学生数量、削减针对外籍人士的税收减免等。   这对ASML来说简直是“精准打击”——要知道,在ASML荷兰总部的约2.3万名员工中,非荷兰籍员工的比例高达40%,而且留在荷兰工作的海外留学生是公司重要的劳动力来源。   ASML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多次警告,公司极度依赖熟练的外国劳工和高素质外国人才,如果荷兰在劳动力迁移上设限,公司将不得不考虑迁往更能支持其发展的地区。     备受争议的一点是荷兰针对外籍高技能员工的30%税收优惠政策的反复摇摆。这项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外籍员工在最初几年将部分收入(最初是30%)作为免税津贴领取,旨在吸引国际人才。   然而,荷兰政府近年来在这一政策上反复折腾,先是在2023年通过修正案计划逐步取消,后在企业和经济界的压力下决定保留但将优惠比例从30%微调至27%(计划从2027年起实施)。   更让企业担心的是,政治层面的争论并未停止,例如新社会契约党(NSC)领导人皮特·奥姆齐赫特在2025年初仍表示希望在春季预算调整中再次推动取消该政策,而同年9月又有消息称看守内阁计划在即将到来的“预算日”进一步缩减这一优惠。   这种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取消风险,让ASML这样依赖国际人才的企业感到非常不安。温宁克就曾公开抱怨政府取消对技术移民的减税政策,加大了公司雇用关键岗位员工的难度。     既然荷兰这边困难重重,ASML自然把目光投向了更友好的地方。它的扩张步伐主要迈向了两个邻国:法国和德国。     法国成为了ASML的一个重要目标。2024年3月,就有消息传出法国是ASML考虑扩张或迁移的选择之一。   ASML与法国的合作在不断深化,例如在2025年9月,ASML宣布以13亿欧元(约15亿美元)投资法国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Mistral AI,并获得该公司约11%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这笔投资旨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探索人工智能模型在ASML光刻系统中的应用,以提升产品性能。这不仅是业务拓展,也被视为ASML加强与欧洲数字主权战略联系的一步。     同时,德国也吸引了ASML的大量投资。早在2023年11月,ASML的德国区董事总经理就宣布,公司将于当年在德国柏林投资1亿欧元,并计划在未来几年每年投入相同数额的资金,用以扩大柏林芯片制造厂的产能和开发能力。   自2022年初以来,ASML已在柏林工厂增加了600名员工,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当地员工总数扩大到2300人。柏林工厂主要生产光刻系统所需的精密零部件,这部分产能的扩张和员工的迁移,实质上是ASML将部分制造和研发活动向德国转移的表现。

0 阅读:1146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