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声称:台积电马上没有稀土了!需求助大陆帮忙! 台积电董事长,总裁魏哲家在美国称:台积电的稀土只够用一个月时间,需要求助大陆帮忙。他说的已经很明白了,如果没有大陆稀土的帮忙,台积电将会被迫关停。曾跟随美国一起制裁大陆,还把台积电搬到了美国,现在是一家美国高科技企业,想求助大陆帮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芯片制造过程中需要镧、铈等高纯度稀土元素作为关键添加剂,这些材料虽然用量不大却直接影响芯片良率。以5纳米芯片为例,其封装环节所需的钕铁硼永磁体纯度必须达到99.999%以上,而全球仅中国大陆能稳定供应此类顶级材料。数据显示台积电每年消耗约6000吨稀土,其中96%依赖大陆供应链,这种深度依赖绝非偶然形成。 大陆经过数十年技术积累,现已掌握从矿石提炼到精密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尤其在重稀土分离技术上领先全球两代以上。日本和澳大利亚曾尝试建设替代供应链,但产品纯度始终相差0.3个百分点以上,导致芯片良率骤降20%,这微小的差距直接卡住了整个半导体产业的脖子。 当台积电配合美国政策对大陆企业实施芯片断供时,似乎低估了产业链反制的风险。民进党当局更是将芯片产业作为政治筹码,鼓励台积电向美国转移2纳米先进制程技术,这种“割肉饲虎”的行为导致岛内优势产业不断被掏空。 美国商务部近期出台新规,要求对台积电美国工厂的设备补给实施三个月审批制,这种“精准掐喉”策略已使其南京厂的28纳米订单大量转向中芯国际。与此同时,大陆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新规明确规定,含0.1%以上中国稀土的芯片出口需经审批,这套组合拳直接命中了台积电的软肋。 尽管台积电声称有一到两年的稀土储备,但其中针对高端制程的特种稀土库存确实岌岌可危。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的精炼厂产能有限,且产品纯度无法满足3纳米芯片需求;美国本土稀土企业虽获政府补贴,但高纯度氧化物量产至少要等到2028年。 更严峻的是,稀土提炼产生的放射性废料处理是连美国都头疼的环保难题。而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本就面临成本暴涨50%、文化冲突等困境,现在又遭遇稀土断供危机,这座投资650亿美元的超级工厂正陷入“有设备无材料”的荒诞局面。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一针见血地指出,台湾核心优势产业正在被民进党当局主动出卖,台积电在美国施压下逐步沦为“美积电”。这家曾经的技术霸主如今被夹在中美之间,既无法摆脱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又离不开大陆的供应链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股价在稀土危机传闻中不跌反涨,投资者显然更关注其技术领先地位而非短期供应链波动。但长远来看,当半导体产业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优先”,台积电试图在两个大国间左右逢源的商业模式已难以为继。 大陆的稀土管制并非简单禁运,而是采取出口许可管理这种更符合国际规则的精准反制。这种“不对称战略”既维护了自身发展权益,又避免了全球产业链突然断裂带来的混乱。与此同时,中芯国际在28纳米成熟制程领域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华为昇腾芯片国产化率已超90%,大陆正在为产业链变局做好充分准备。 对于台积电的求助信号,国台办明确表示“主管部门已就稀土出口管制事项明确表态”,同时强调两岸半导体产业本应通过加强合作实现更好发展。这种既坚持原则又留有余地的回应,展现出应对复杂局面的战略智慧。 魏哲家的公开喊话暴露出全球半导体产业相互依存的本质。当技术民族主义浪潮退去,人们终将认识到任何企业都无法超脱于地缘政治之外,但将科技全面政治化最终只会阻碍人类文明进步。对于台积电而言,或许只有重新审视两岸产业互补的现实,才能在新时代的博弈中找到立足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