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攻守易形! 从驼峰航线“卖资源换 喘息”到稀土霸权握主动权 80年前,驼峰航线是中国抗战的“生死线”——美军运输机送来枪炮,返航时却装满中国钨矿,这些原料被制成穿甲弹,而我们仅拿到13%的援华物资,剩下的87%全归美军,本质是用资源换生存的残酷交易。这条“死亡航线”上,563架飞机坠毁、1579名飞行员牺牲,却难掩中国在产业链上游的被动。 80年后,美国故技重施,前脚承诺稀土合作,后脚拉G7搞“关键矿产联盟”,想复制当年“控原料”的套路。可今时不同往日:中国掌控全球90%以上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从挖矿到高端磁材全链条自主,美国本土矿山虽重启,却因技术落后,短期内仍需依赖中国加工。 从“求别人把石头变武器”到“决定是否给别人‘供电’”,这不是历史重演,而是中国产业链实力的逆袭。美国的联盟看似声势浩大,却难破“缺中国技术就玩不转”的困局——时代变了,主动权早已握在我们手里。 需要我把驼峰航线的物资分配数据和如今稀土产业的全球占比,整理成对比表格让你更直观查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