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全国全天轮换停电!   2025年11月9日,乌克兰大部分地区从零点起实施

史鉴奇谈 2025-11-10 12:13:51

乌克兰全国全天轮换停电!   2025年11月9日,乌克兰大部分地区从零点起实施全天轮换停电,原因是其重要火电企业中央能源公司所有发电设施在遭遇俄军空前规模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后已完全瘫痪。   这次袭击的目标直指乌克兰的能源心脏——中央能源公司。俄军这次是下了血本,动用了空前规模的导弹和无人机组合拳,把这家乌克兰三大火电骨干企业的所有发电设施给彻底端了。   这可不是炸坏一个变电站那么简单,这是把人家的发电厂、锅炉房、控制中心全给扬了,是奔着让对方彻底瘫痪去的。   中央能源公司对乌克兰有多重要?这么说吧,它扛着乌克兰电力和热能供应的半壁江山。冬天马上就要来了,乌克兰东部和中部地区千家万户的暖气,很多都指望这家公司。   现在它彻底瘫痪了,意味着无数人要在零下的气温里挨冻,医院里的手术台可能随时断电,地铁停运,水压下降,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都面临着停摆的风险。   俄军这次攻击的战术,已经从过去的“点穴”升级成了“开膛破肚”。他们不再满足于炸毁某个变电站或者输电塔,而是直接攻击发电设施的“根”。   他们用“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开路,摧毁防空系统和关键节点,紧接着派“沙赫德”无人机蜂群进行补充打击,最后再用“口径”巡航导弹进行精确清除。这种立体化的饱和攻击,让乌克兰的防空部队疲于奔命,根本防不住。   乌克兰的电力系统现在就像一个被戳了无数个洞的水桶,这边刚补上,那边又漏了。就算乌克兰的工程师们有通天的本领,能在废墟里抢修出一条线路,可只要俄军下一波导弹过来,一切又回到原点。这种修复与摧毁的循环,正在无情地消耗着乌克兰的人力、物力和最后的希望。   更可怕的是这次打击带来的心理冲击。当整个国家陷入周期性的黑暗,当人们在寒冷中排队几个小时只为给手机充上一点电,当工厂因为缺电而停工导致失业潮,这种绝望感比任何炸弹都更能摧毁一个国家的抵抗意志。俄军要的不仅是物理上的瘫痪,更是精神上的崩溃。   乌克兰政府现在面临着一个无解的难题。他们向西方盟友紧急求援,要更多的“爱国者”防空导弹,要更多的F-16战斗机来拦截俄军的导弹和无人机。可西方的援助总是杯水车薪,而且交付速度太慢。等这些武器到位,乌克兰的能源系统可能已经被彻底摧毁了。   这次袭击也暴露了乌克兰能源系统的脆弱性。苏联时期建造的那些大型、集中的发电设施,在现代化战争中成了最明显的靶子。它们目标大,防护弱,一旦被击中,影响范围就是全国性的。乌克兰过去几年也想过分散化、小型化的改造,但战争打乱了所有计划,现在只能吞下这个苦果。   对于普通乌克兰民众来说,这个冬天将是地狱般的考验。电力公司公布的轮换停电时间表,成了他们生活的指挥棒。人们需要根据供电时间来安排做饭、洗衣、取暖和上网。医院启用了备用发电机,但燃料能撑多久谁也不知道。基辅的地铁里,人们裹着厚厚的衣服,在昏暗的站台上等待不知何时会来的列车。   俄军的这次攻击,无疑是对乌克兰战争潜力的一次精准绞杀。他们明白,只要摧毁了乌克兰的能源系统,就能削弱其军工生产能力,动摇其社会稳定,最终逼迫乌克兰回到谈判桌上。这种“以打促谈”的策略虽然残酷,但却非常有效。   国际社会对此纷纷表示谴责,但谴责无法点亮乌克兰的灯。欧盟承诺会提供额外的电力支持,但通过跨国电网输送的电力,对于乌克兰巨大的缺口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乌克兰现在真正需要的,是能保护其能源基础设施不被摧毁的武器,但在这方面,西方似乎总是有所保留。   乌克兰的工程师们正在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抢修,他们在炮火中穿梭,试图从废墟中挽救出一些设备。他们的勇气令人敬佩,但在俄军持续的空中打击下,他们的努力显得如此无力。这就像一场注定要输的拔河比赛,一头是俄军源源不断的导弹,另一头是乌克兰疲惫不堪的工程师。   这场围绕能源系统的战争,已经成为了俄乌冲突的一个新主战场。它不再仅仅是前线士兵的对抗,更是整个国家韧性的比拼。乌克兰正在用自己人民的忍耐力,对抗着俄军的钢铁洪流。   这个冬天,乌克兰的温度将不仅取决于天气,更取决于基辅的电网还能撑多久,以及西方的援助能否真正到位。全国全天轮换停电,这不仅仅是一个新闻标题,这是三千多万乌克兰人正在经历的、漫长而寒冷的黑暗。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