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金额高达50多亿,真是让人肉疼!没想到刚交完没多

物规硬核 2025-11-10 12:16:44

中国向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金额高达50多亿,真是让人肉疼!没想到刚交完没多久,联合国10月初又开口要钱,否则只能裁员,结果到10月底,我们又全额汇出6亿857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多亿。   这一行动并非孤例,自2023年缴纳32亿元人民币会费以来,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联合国常规预算第二大出资国,其分摊比例从2000年的1%,大幅上升至2025年的20.004%,23年间增长约20倍。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反映出其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人均国民收入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展现了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软实力。 相比之下,美国作为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上限(22%)的成员国,长期拖欠会费30多亿美元,利用规则中的"临界值"条款通过滚动欠款避免失去投票权。   这种“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做法,与1946年美国曾承担40%会费、积极支持联合国运作的“创始国风范”形成鲜明对比,也折射出其全球领导力的结构性弱化。   联合国会费分摊遵循“支付能力”原则,主要依据各国GNI及人均GNI水平,随着中国人均GNI向全球均值趋近,其分摊比例已与经济总量在全球的占比基本匹配,而日本、德国等人均GNI较高的国家,其分摊比例也相应上调。   尽管“能者多劳”在理论上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但在实践中却面临严峻挑战,美国将拖欠会费政治化,而阿富汗等经济困难国家却因无力缴费而丧失投票权,形成“富国欠费、穷国失权”的恶性循环。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机制设计存在缺陷:22%的封顶比例虽意在保护大国利益,却也削弱了对拖欠会费行为的约束效力。   在此背景下,中国连续多年全额缴纳会费,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2023年联合国陷入现金危机时,中国及时缴纳的32亿元会费,与美国长期拖欠的30亿美元形成鲜明对比,也进一步引发国际社会对会费机制改革的讨论。   有观点主张建立更公平的“负担能力+发展阶段”双轨评估体系,并引入阶梯式惩罚机制,对长期欠费国家实施渐进式制裁。   治理思维的转型同样关键,中国所倡导的“三个一”理念(一个体系、一个秩序、一套规则),与美国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有所区别,前者更强调“责任共担”,而非“权力垄断”。   正如古罗马谚语所言:“谁破坏规则,谁终将被规则埋葬,”当某些国家将缴费行为异化为政治博弈的筹码,中国始终以“和合之道”支持联合国运作,夯实全球治理的信任基础。   作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最大出兵国之一及维和摊款的全额缴纳国,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多边主义的承诺,历史已反复证明,拒缴会费无法改变国际秩序,唯有各国共同承担责任,才能维护体系的良性运转。   中国按时足额缴纳联合国会费,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这表明未来全球治理将由切实履行国际义务的国家主导。

0 阅读:0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