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户市立博物馆镇馆之宝,十四口铜铎和7把铜戈,日本国宝文物,弥生时代,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1世纪。
1964年12月10日,在神户滩区樱丘町的山中发现了一批弥生时代埋藏的祭祀青铜器,被统一指定为国宝,在博物馆里专门开辟一个展厅进行展示。铜铎就是铜铃铛,尺寸很大,最大的6号(图1)高64.1厘米。14个铜铎中的1-3号是流水纹铜铎(图8),4-14号是袈裟襷文铜铎,以表面一个个格子看似袈裟而得名。由于其风格有一些区别,可能不是同一时间铸造的。
第4和第5号铜铎(图2-3)的纹饰最清晰多样,其表面用凸线绘有动物、狩猎和劳作等图案,向后人展示了早期农耕时代时日本列岛居民的生活情形,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由于当时没有文字,具体的故事是看不明白了,只能推测圆头人是男性,三角头人是女性。
日本很早就习得了来自中国北方的铁器技术,所以没有青铜时代,只有青铜祭祀。铜铎使用的青铜铸造技术是从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列岛的,日本的弥生人主要也是朝鲜半岛移民的后裔。通过这些铜铎,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日本的青铜技术水平和艺术风貌。
宝物亲见,合影留念
谢田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