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没有成为一线明星,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长得丑,也不是因为没有资本捧,而是因为她演的角色没有辨识度,她演什么都差不多。 剧里,童谣饰演的女人在丈夫突然离世、怀孕生子的压力下,不紧不慢地应对亲情和婆家的要求,跟亲生父母的重逢也只是淡淡处理,没有一点激烈碰撞的火花。 本来这些剧情里的家庭生活很有空间让她发挥,比如和养父母的温情时刻,和弟弟日常的打闹,甚至和婆婆的相处都值得细腻刻画,可她依旧让人觉得像在看她拍都市职场剧,少了家庭剧里烟火味和真实感。 翻看她以前那些爆火的作品,比如《三十而已》,不少人发现她总是用同样的神情和语气去应对不同的角色,都市丽人和小区媳妇间的界限被她消磨得几乎看不见。时间一长,观众再细心也会觉得有些无聊,就像家里老是炒同一种菜,多少有点吃腻。 然而,和她一起出道的蒋欣,在《小巷人家》里就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蒋欣在剧里就像真的住在胡同里,跟邻居拌嘴、跟家人争吵、生活的酸甜苦辣全都让人感同身受。 对比之下,童谣这些年一直保持着一种距离感,情绪处理上像套模板,无论角色怎么换,观众看到的都是她擅长的那一面。 娱乐圈确实看重人脉和公司支持,可真想走得远,离不开打磨演技和角色多样性,观众永远喜欢能带来新鲜感和真实感的演员,不是每个角色都能靠外表和人设蒙混过关。 其实,童谣如果能多看看生活里真实的画面,多去感受身边人的酸甜苦辣,把那些琐碎的、真实的细节放到角色里,或许很快就能转变风格。 如今的观众早就不愿意单纯看脸和噱头,大家更想看到能跟自己有共鸣的角色和故事。童谣如果不能突破自己的表演风格,就算资源再好,观众可能也只会把她当成另一个“没啥新鲜劲”的演员。 角色单一,表现套路,长久下去很难再有高光时刻。想要留下点什么,总得在表演里放点真感情、花点心思,不然总是走老路,舞台再大也难出头。 童谣这几年机会不少,资源也不断,但她始终没有成为大家心里的那种一线大咖。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简单,就是她演什么角色都像在演自己,观众怎么可能每次都买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