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边出了新规,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不让用了,说是安全优先,外方卫星统一去印度国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2025-11-10 17:42:15

印度这边出了新规,东方大国的卫星服务不让用了,说是安全优先,外方卫星统一去印度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递材料,牌面摊开,谁能上天谁得下来,广播公司之前靠中国卫星的那一批,给了时间到明年三月,之后要彻底换轨。   这事听着就透着股不讲理的劲儿 —— 中国卫星给印度服务了整整 33 年,别说重大事故,连小岔子都没出过。负责帮中企对接印度业务的 Inorbit Space 公司总经理戈希尔说得实在:“这些年每次信号传输,都过了印度内政部好几道审批,合规得不能再合规了”。   连印度监管方自己开会时都承认,中国卫星这三十多年帮印度解决了不少通信覆盖难题,可轮到续期申请,就支支吾吾说不出理由,只拿 “安全” 俩字当挡箭牌。   这话谁信啊?真要是为了安全,那得一视同仁才对。可印度那个专门管太空业务审批的 “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IN-SPACe),做事简直是看人下菜碟。欧美公司的申请一路绿灯:国际通信卫星公司、马斯克的星链、英国的一网,全都顺顺利利拿到了长期许可。   唯独中资背景的卫星公司,要么直接驳回,要么给个 “过渡授权”,像亚洲卫星的 AS-5、AS-7,就只给续到明年 3 月,等于判了死刑。AS-6、AS-8 那些卫星更惨,连过渡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拒之门外。这哪是什么安全考量,分明是打着安全的幌子,办打压的事儿。   要说印度这波操作的真实算盘,其实一点不复杂,无非是地缘政治和产业保护的双重算计。清华大学的钱峰研究员看得透彻,这根本不是孤立事件,是印度在中印竞争背景下搞的 “去风险” 套路,本质就是怕在关键领域被 “卡脖子”。   这些年印度一门心思想当航天大国,觉得太空是 “关键安全域”,用对手的卫星万一哪天被断了服务,或者数据泄露,那可就麻烦了。   更核心的原因,是印度想趁机把本土航天产业扶起来。莫迪政府早就定下目标,要让印度太空经济到 2033 年冲到 440 亿美元,全球份额从 2% 涨到 8%。通信和广播业务是这块蛋糕里最大的一块,以前印度自己造卫星的本事不行,不得不靠中国、美国的卫星撑场面。   现在 GSAT 系列卫星总算能拿出手了,比如 GSAT-30 能提供 C 波段和 Ku 波段服务,GSAT-11 的通信带宽达到 16Gps,虽然比欧美顶级卫星还差口气,但跟中国现役卫星水平差不多了。   这时候把中国卫星踢出去,等于硬生生给本土卫星腾出了市场,典型的 “行政保护” 玩法。   可印度忘了,航天这行最讲积累和信誉,不是靠行政命令就能一蹴而就的。当年印度连一颗通信卫星都造不出来,INSAT 系列前四颗全得从美国买。   是中国卫星陪着印度从模拟信号时代走到数字时代,帮偏远地区通了电视信号,帮广播公司降低了传输成本。   这三十三年里,印度内政部、电信部的审批文件堆得老高,要是真有安全问题,早十年八年就该提了,何必等到现在本土卫星能顶上来了才 “发现” 风险?   再说了,印度自己的卫星真能接得住这么大的摊子吗?别看 GSAT 系列已经发射了 20 颗,其中还有 3 颗发射失败,2 颗部分失败,可靠性根本没法跟中国卫星比。 现在一边求着外资来投资卫星制造,一边把提供服务的中资企业往外赶,这种矛盾的操作,只会让国际投资者觉得印度市场政策不稳定。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嘴上喊着 “安全优先”,对欧美企业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星链、一网这些公司的卫星信号,难道就没有 “安全风险”?   说白了,还是选择性双标。把中国卫星当成 “假想敌”,既能讨好西方,又能给本土产业铺路,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就是没算明白长远的信誉成本。   等到明年三月,AS-5、AS-7 彻底停止服务,印度的电视屏幕或许还能保持清晰,但中印航天领域的信任纽带,恐怕就要出现裂痕了。   三十年的可靠合作,抵不过一句空洞的 “安全” 借口,这种短视的操作,终究会让印度自己付出代价。毕竟航天产业拼的不是一时的保护主义,而是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国际合作 —— 这一点,印度现在显然还没想明白。

0 阅读:0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幻竹论明渊纪事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