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当中泰两国迎来建交半个世纪的历史性节点时,一个足以载入双边关系史册的外交事件发生了。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这位在泰国拥有至高无上地位、行事向来低调的君主,破天荒地开启了他对中国的首次国事访问,而且王后苏提达全程陪同。要知道,自哇集拉隆功 2016 年即位以来,除周边东南亚国家外,他极少出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次选择中国作为重要出访目的地,消息刚一公布,就引发了两国社会和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访问的首站选在了北京,欢迎仪式的规格处处透着重视。人民大会堂东门外的广场上,礼兵整齐列队,鲜艳的中泰两国国旗在微风中飘扬。当天上午 10 时许,国王和王后的车队抵达时,鸣礼炮 21 响的声音响彻广场,这是中国对外国国家元首的最高礼遇。 在随后的会谈中,双方不仅回顾了中泰建交 50 年来的合作历程,还共同见证了 12 项合作文件的签署,涵盖了农产品贸易、铁路建设、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中泰铁路曼谷至呵叻段的扩建协议,这条铁路建成后,将把两地的通行时间从现在的 4 小时缩短到 1.5 小时,对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除了北京,国王和王后还前往了云南。云南与泰国地缘相近、人文相通,每年有超过 50 万泰国游客来这里旅游。在昆明,他们参观了中泰联合建设的热带作物研究院,这里培育的橡胶树新品种已经在泰国东北部推广种植,帮助当地农户提高了 30% 的产量。 王后苏提达还特意走进研究院的育苗大棚,仔细查看幼苗的生长情况,工作人员用泰语向她介绍了品种改良的技术细节,她不时点头,还拿出手机拍下幼苗的照片。 在丽江,国王和王后体验了纳西族的传统歌舞表演,当地民众穿着民族服饰,向他们献上了象征吉祥的哈达和普洱茶,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这次访问中,文化交流的元素随处可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国王和王后参观了 “中泰文化交融特展”,展览展出了从汉代到清代的中泰交流文物,包括泰国出土的中国青瓷、中国收藏的泰国佛造像等。国王对一尊明代的泰式青铜佛像很感兴趣,驻足观看了很久,还向讲解员询问佛像的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 王后则对展柜里的泰丝织物情有独钟,这些织物是 19 世纪泰国使节访华时赠送的礼物,如今依然色彩鲜艳,她轻声赞叹传统工艺的精湛。此外,双方还宣布将 2025 年定为 “中泰文化旅游年”,计划举办超过 100 场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从经贸合作来看,这次访问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据泰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24 年中泰双边贸易额达到了 1300 亿美元,中国连续 12 年成为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访问期间,两国企业签署了总金额超过 200 亿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涉及汽车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其中,中国某汽车企业将在泰国罗勇府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预计年产能达到 15 万辆,这将为当地创造超过 5000 个就业岗位。 泰国商业部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泰建交 50 年来,两国经贸合作从最初的农产品贸易,发展到现在的全方位产业链合作,离不开双方的共同努力。 访问的最后一天,国王和王后在上海出席了中泰工商界晚宴。晚宴上,国王发表了简短讲话,他提到自己年轻时曾到中国访问,这些年来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也感受到了中泰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 他表示,希望以这次访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中泰关系在未来 50 年取得更大的发展。王后苏提达则向在场的嘉宾赠送了泰国传统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由泰国东北部的妇女合作社制作,既体现了泰国的传统文化,也传递了中泰友好的美好祝愿。 官方信源及链接:中国外交部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