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出现后,拉高了“航母国家”的门槛!以前不论意大利、泰国、日本,都把自己两三

云景史实记 2025-11-13 13:07:17

福建舰出现后,拉高了“航母国家”的门槛!以前不论意大利、泰国、日本,都把自己两三万吨的大平板拿出来当航母,那时候咱们没有航母,只能看着它们在台上演,而美国动辄八万吨九万吨的大家伙咱们更是连想都不敢想,像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法国戴高乐号这种轻型航母,当时也被咱们认为是镇国神器。 而自从我们有了航母的研制和制造能力后,六万吨就成了一个门槛,这道线一划,以前那些被当作“航母标杆”的家伙们,瞬间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2012 年辽宁舰入列的时候,咱们才算真正有了航母,那时候别提多激动了,可辽宁舰是改造的,满载 6.09 万吨,滑跃起飞,舰载机最多 24 架,咱们心里清楚,这只是起步。 后来 2019 年山东舰服役,完全自主建造,满载 6.5 万吨,舰载机加到 36 架,算是站稳了脚跟,但跟世界顶尖水平比,还有差距。 直到 2025 年福建舰入列,咱们才算真正扬眉吐气,这舰一出来,直接把 “航母国家” 的门槛给抬到了新高度,以前那些凑数的家伙们,瞬间就不够看了。 福建舰的门槛首先就卡在吨位上,满载 8 万余吨,比伊丽莎白女王号大一圈,这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增长。航母这东西,吨位就是底气,吨位大了才能装更多舰载机、更多燃油弹药,抗风浪能力也强。 福建舰光甲板面积就有 15000 多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能搭歼 - 35 隐身战机、歼 - 15T 重型战机、空警 - 600 预警机,还有电子战飞机和直升机,总数能到 40-50 架,比戴高乐号多了近一半,比伊丽莎白女王号也多出不少。 更关键的是技术门槛,福建舰直接上了电磁弹射,这可是连美国都没玩明白的技术。 福特级的电磁弹射用的是中压交流技术,毛病不断,服役好几年都没形成战斗力,而咱们用的是中压直流技术,能量转换效率超 98%,充放电速度快,可靠性还强。 别小看这弹射器,滑跃起飞就像踮着脚跳,战机带不了满油满弹,作战半径和打击力都打折;弹射起飞就像被人狠狠推了一把,战机满载起飞没问题,而且出动效率高得多。 尼米兹级蒸汽弹射一天最多 200 架次,福特级号称 270 架次但达不到,咱们福建舰凭这靠谱的电磁弹射,妥妥能超过 200 架次,这在战场上就是胜负手。 最让那些老航母汗颜的是体系能力。以前的中小型航母,要么没预警机,要么舰载机种类单一,根本形成不了完整的作战体系。 福建舰搭的空警 - 600,能在几百公里外发现目标,360 度无死角监控,相当于给航母编队装了个超级望远镜,还能指挥战机作战,这可是伊丽莎白女王号和戴高乐号都没有的硬实力。 没有固定翼预警机,航母在远海就是睁眼瞎,人家的战机都快摸到脸了才能发现,这仗还怎么打? 咱们这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上世纪 70 年代刘华清将军就组织过航母论证,可受条件限制没能推进;1980 年他踮着脚看美国航母的照片,至今看着都让人揪心。 后来买瓦良格号,历经波折才运回国内,改造出辽宁舰,算是圆了航母梦。再到山东舰自主建造,福建舰直接跨越式用上电磁弹射,这背后是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飞跃 。 从特种钢材到电磁技术,从舰载机到雷达系统,全是咱们自己造的,没有一样卡脖子的东西。 反观那些以前的 “航母国家”,泰国的航母是西班牙造的,现在成了观光舰;日本的 F-35B 得从美国买,自己造不出核心部件。 法国戴高乐号的弹射器是美国的,核反应堆还是潜艇改的,毛病不断。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更尴尬,舰载机不够还得租美国的,出海训练都凑不齐编队。 他们连完整的航母产业链都没有,更别说像咱们这样自主研发 8 万吨级电磁弹射航母了。 现在再看 “航母国家” 这四个字,分量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有个大平板就算,现在得看你有没有 6 万吨以上的吨位、有没有弹射器、能不能搭固定翼预警机、有没有自主建造能力。 这几道坎一划,全世界能达标的没几个。美国肯定算一个,11 艘十万吨级核动力航母摆在那儿,实力还是顶尖的。但除了美国,也就咱们中国能稳稳站在门槛里,福建舰就是最硬的名片。 那些两三万吨的轻型航母,以后再好意思叫 “航母” 都难了,顶多算 “准航母” 或者两栖攻击舰。 福建舰的出现,就是给 “航母国家” 定了新规矩:要么别玩,要玩就得拿出真本事,凑数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这不是咱们自吹自擂,是实打实的实力摆在那儿。从看着别人演,到自己成主角,福建舰拉高的不只是航母的门槛,更是咱们国家的底气和尊严。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