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十几年:从看领导脸色到置顶自己感受

彭美丽聊职场 2025-11-13 15:01:20
时光荏苒,这十几年像一场漫长的修行,从最初小心翼翼观察领导眉宇间的阴晴,到如今坦然地将自己的感受置顶,其间的心路历程,如同一场无声的自我革命。 📍第一阶段:学徒期——脸色是唯一的“风向标” 刚入单位时,我像一张紧绷的弓。领导的每一句话都是指令,每一个眼神都是考题,每一次不经意的皱眉都足以让我内心上演一场海啸。那时,“领导满意”是工作的最高准则,也是自我价值的唯一量尺。 我会反复揣摩会议座次的微妙,斟酌汇报措辞的轻重,甚至在食堂偶遇时,一个微笑或点头都让我解读出半天深意。我的情绪,像系在领导办公室门把手上的风筝,随着那扇门的开合而起落。我熟练掌握了一套“生存法则”:凡事多请示,功劳归上级,低调做人,高调做事。那段日子,我的感受被压缩到最小,藏在“服从”、“懂事”、“有眼力见”这些标签之下。 📍第二阶段:觉醒期——风浪中的自我觉察 转变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它源于一次次深夜加班后身体的疲惫抗议,源于一次次放弃家庭聚会后内心的隐隐作痛,也源于看到那些唯命是从的前辈,最终也未必换来理想结局的现实。 我开始问自己:如果领导的肯定是我唯一的追求,那么“我”在哪里? 这个过程伴随着痛苦与挣扎。当你开始尝试说“不”,当你不再为了迎合而放弃原则,你会听到“不够成熟”、“棱角太分明”的评价。但奇妙的是,当你第一次顶住压力,坚守了自己的判断并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时,内心那种坚实而澎湃的力量感,是任何来自外界的表扬都无法比拟的。 📍第三阶段:成熟期——置顶感受,是一种更高级的职业素养 置顶自己的感受,绝非任性。恰恰相反,它是历经世事后更为通透的成熟,是建立在专业能力与内心秩序之上的从容。 · 它意味着“课题分离”。我清楚地知道,领导的情绪是他的课题,而我的工作素养是我的课题。我不再为他的坏心情负责,而是专注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 它意味着“价值回归”。我的价值不再由某一个人的评价来定义,而是由我创造的实际成果、我推动的具体工作来共同构成。我的内心有了一个稳定的“价值锚”。 · 它意味着“能量管理”。我学会了珍视自己的精力和情绪。不再参与无意义的内耗与八卦,拒绝不合理的工作安排,把最好的状态留给最重要的人和事。 ———— 秋冬的季节,我很喜欢买针织开衫,既可以外穿又可以内搭,实用才是最好的。圆领撞色简单搭配牛仔裤,是我想要的通勤低调优雅。 职场进阶指南

0 阅读:17
彭美丽聊职场

彭美丽聊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