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今天公布的这批爱泼斯坦文件,最让人感到不安的并不是某一条具体邮件,

大酋长萌音 2025-11-14 01:15:51

《纽约时报》:今天公布的这批爱泼斯坦文件,最让人感到不安的并不是某一条具体邮件,而是横跨8年、关于唐纳德·特朗普的私人对话所呈现出的固定模式。- 2011年:爱泼斯坦在给马克斯韦尔的信里写道,“还没叫的那条狗是特朗普”,并提到一名受害者“曾在我家和特朗普一起待了好几个小时”,却“一次也没被调查人员提起”。他说自己“已经大概75%弄明白了原因”。- 2015–2016年:特朗普政治崛起之际,爱泼斯坦多次主动向记者毛遂自荐,愿当“特朗普线人”。他给时任《纽约时报》记者兰登·托马斯发邮件问:“你想要唐纳德和穿比基尼的女孩在我厨房的照片吗?”他还描述特朗普曾在自家泳池旁“盯着年轻女孩看”。- 2016年:记者迈克尔·沃尔夫建议爱泼斯坦把特朗普当成“即时反叙事”——用高调反特朗普的姿态,为自己即将爆发的刑事报道争取“政治掩护”。- 2017–2018年:爱泼斯坦开始系统追踪特朗普的财务状况。他指示律师调查海湖庄园的抵押贷款,并称特朗普有一笔“3000万美元的可疑贷款”。其长期会计师还研读特朗普的联邦财务披露表,标注出“债务与收入方面的有趣发现”。- 2018年末:当针对爱泼斯坦的调查升温时,一名同伙发短信说调查人员“只是想搞垮特朗普”。爱泼斯坦回复:“没错,真荒唐。因为能搞垮他的人是我。”- 2018年另一封邮件里,拉里·萨默斯问爱泼斯坦,特朗普会不会“陷入疯狂”。爱泼斯坦答:“他已经在边缘”,并把艾伦·德肖维茨比作“离边缘再远几英尺的人”。把这些碎片拼在一起,文件呈现的爱泼斯坦并非与特朗普“点头之交”,而是一个:- 常年与权贵圈内人谈论特朗普- 自认掌握杀伤力信息- 系统研究特朗普财务- 对外宣称“我能搞垮他”- 并把特朗普视为自己关系网里异常脆弱的一环这些全是爱泼斯坦亲笔写下或打出的字句,时间跨度近十年。他是否在吹牛、夸大,还是说真话,目前无从得知。但模式之连贯,以及记者、律师、金融家、政客对他的兴趣程度,已不言自明。这是公众首次看到这些对话。更多内容还在路上。

0 阅读:72
大酋长萌音

大酋长萌音

感谢大家的关注